C11:书评周刊·童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书评周刊·童书
上一篇

眷恋昆虫,理解大自然

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昆虫变形记》
作者:阿里·斯巴克斯
版本:江苏少儿出版社
2013年3月
定价:16.80元/册(全6册)

  【自然读本】

  □书评人 司南

  大自然与动植物是人类永恒关注的主题,而“虫”作为非常贴近人类生活的物种,也常常成为文学所描述、咏叹的对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诗经》中,有《蟋蟀》《螽斯》等诗目;唐代的虞世南和骆宾王都曾以蝉入诗自况;李白在《长相思》中写下“络纬秋啼金井阑”的句子;姜夔有《齐天乐·蟋蟀》的千古名篇;西方更有法布尔《昆虫记》这样科学与文学的双重著作,成为一代代读者心中的圣经。

  对于孩子来说,昆虫是大自然的使者,也是童年的玩伴。以昆虫为主题的童书数不胜数,《昆虫变形记》却有它的独特之处:一对双胞胎兄弟遇到一位疯狂科学家,在她神奇药水的作用下,先后变成了蜘蛛、苍蝇、蚱蜢、蚂蚁、大蚊和龙虱。除了蜘蛛以外,其他五种都是昆虫。他们完全以虫子的身份观察世界,经历危险,解决难题,完成任务。这种写作视角,即使在西方儿童文学中,也是不多见的。

  童书的首要功能是“教育”还是“有趣”?在面对《昆虫变形记》时,我们不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有人或许认为,作为一部科普作品,《昆虫变形记》的内容“弱”了些。但正是这种融合于故事情节中,反复讲述、强化的知识点,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记牢。无论是对于学习气氛,还是对于学习效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都胜过暴风骤雨式的浇灌。

  这当然更是一部有趣的故事,乔希和丹尼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他们与姐姐、妈妈、邻居、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还有科学家佩蒂·波茨小姐的怪癖与追求,他们寻找“变形立方体”的过程,这些都构成了富有张力的情节,以及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吸引着读者沉浸其中,一路读下去。

  故事译文比较平实、口语化,不落痕迹,对于原作中的“笑点”,也体现得颇为忠实、巧妙。书中的彩色插图则来自韩国,它是在原版基础上着色,整体感觉非常明快、活泼,与可爱的小开本相得益彰。书末还配有各种趣味游戏。这些都为这部书增色不少。然而,在读过、笑过之后,这部热闹的童书,还能带给我们更为沉静、深邃的反思。

  姐姐詹妮不知道眼前的两只蜘蛛就是自己的弟弟,想要打死它们。这像卡夫卡的《变形记》,只是没有那样冷漠、残酷,却多了几分惊险、刺激。而当詹妮也变成虫子时,两个弟弟为了照顾她,却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变形喷雾,追随她而去。这样的亲情令人感动。但是,“人”与“虫”之间的界限,真的那样清楚、恒定吗?

  当丹尼吃下“美味午餐”,才意识到那是一只苍蝇时,当他们在蚂蚁大军中,被那种整齐划一的口号催眠时,当姐弟三人作为蚊子,疯狂地扑向灯光时……这让人想到“庄周梦蝶”的典故,还想到了《南柯记》里的“槐安国”蚂蚁驸马。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其实脆弱而又渺小。我们以为值得追逐、享受的一切,也许不过等于蜘蛛眼中的苍蝇、蚊子眼中的灯光。我们也像蚂蚁一样,容易被集体的力量洗脑,像龙虱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强大无敌,却在更为高级的力量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或许孩子没有必要从一部愉快的科普故事中读出这些,但这无疑也是一种解读的角度。作者或许正是想通过这种昆虫的视角,让我们体会世间生灵的脆弱与珍贵,体会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如果孩子能够隐约地感知到这些,并愿意在今后的阅读和生活中,渐渐学会理解不同、尊重生命,那这部书就在传递知识之外,拥有了更大的意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