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北京地理·京城绝技之剪纸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北京地理·京城绝技之剪纸

指掌间流出幸福的刀味纸感

2013年03月2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东城区非遗项目“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阳正在剪裁蛇样图案,装点蛇年春节。
剪纸也常用来装饰过年用的供品。
剪纸艺术家演示在蜡版上镂刻图案。
春节前夕,北京某胡同居民正在家中贴窗花。

  在北京剪纸界,提到申沛农,很多人都会称呼他“申老师”,这位已经故去十余年的剪纸艺术家,是迄今为止在报刊上发表剪纸作品最多的人。在媒体资源较为稀缺的年代,庄平、滕凤谦和他们的学生申沛农,将以往观念中存在于“田间地头”的民间剪纸带上了《人民日报》等报刊,带进了景山公园的展厅,开创了京派剪纸。

  ■ 手工艺溯源

  剪纸,就是用剪刀、刻刀或者其他工具在各种材质的纸上,用不同手段进行镂空、透雕,来实现造型的艺术形式,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其载体主要是纸张、金银箔,也可以是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在北京,剪纸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京派剪纸(申沛农)”和“北京剪纸(徐阳)”两个区级非遗项目。

  北京现代剪纸与它的西北渊源

  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彩色纸片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窗花”)、门楣上(“门笺”)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更多的是,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家居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窗花、柜花、喜花、顶棚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那时,关于剪纸的商业交易和创作也颇为兴盛。

  不同地区的剪纸有不同的风格,在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派剪纸(申沛农)”的代表性传承人靳鹤年看来,北京现代剪纸的发展,有很独特的一面。他认为,北京的剪纸与西北剪纸渊源颇深,“西北有版画和剪纸,有很强的地域风格。解放后,来自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当地的剪纸艺术”。北京剪纸吸收了西北剪纸的些许特点,兼容并蓄,形成了新的独具一格的京派剪纸。

  北京剪纸界另一位著名人物——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剪纸(徐阳)”的代表性传承人徐阳也有自己的解释:“北京剪纸的题材尽可能表现北京人的生活,如京剧、北京民俗,北京剪纸的艺术特色比较甜美,装饰味比较浓。”

  田间地头手工艺登上报刊“庙堂”

  靳鹤年还强调了剪纸作品在主要报刊如《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上发表的事情,在宣传渠道较少的年代,剪纸跃然登上党报,这让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手工艺多少有了“庙堂”的味道,也大大增加了剪纸的知名度和宣传效果。

  1958年3月25日,《北京晚报》发表了申沛农的一幅剪纸题花,这也是申沛农的作品第一次刊登在报纸上。“这在当年也是新鲜事物。特别是那个邮票般大小的剪纸题花很耐看,既有农村窗花的特色,又有时事元素,和文章配合紧密,又不是以概念符号图解文章内容。”北京作协会员竹林风回忆,自己的一个同学收集了所有申沛农的剪纸作品,看到报纸上发表了申沛农的作品,就剪下来贴到一本旧杂志上,这本剪贴本曾在全班传阅。后来,竹林风到街坊的小伙伴儿家去玩儿,朋友的母亲也剪贴了一本申沛农在各个报刊上发表的剪纸作品。

  师从庄平、滕凤谦的申沛农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偶像。作为一个重度肢残者,申沛农关节强直,抬头都很困难,但是他的手指极为灵巧,教授学生非常细心,毫无保留。“对申沛农的佩服,从艺术扩展到人品上,成为我心目中同保尔和吴运铎一样的楷模。”竹林风的这句话大概代表了当时不少年轻人的心理。

  申沛农的学生们对老师的崇敬和关心也是如此。7岁时跟随申沛农学习剪纸的杨莹莹回忆:“我第一次见到他在创作时那灵巧的手指,就深深地被迷住了。他用起刻刀来,简直奇妙无比。在我学习剪纸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与艺术大师的风范。”

  1975年,因为喜欢画画,31岁的靳鹤年来到西城区文化馆参加美术班,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庄平带着靳鹤年来到申沛农家,“给申老师找一双腿,做他的学生和助手”。那时的靳鹤年早已是申沛农的“粉丝”,跟申沛农其他的学生一样,向老师学艺,有时推着老师到外面散步,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也常会买些纸张和图书资料送给老师。

  第二年,靳鹤年的作品就在报刊上发表了。“申老师讲得很生动,我进步很快。”靳鹤年说。

  1978年,庄平、申沛农和靳鹤年,这剪纸的师徒三代三个人,在景山公园的倚望楼办起了《北京剪纸展》——说是北京,其实是全国范围内优秀剪纸作品的展示。

  今年春节前,靳鹤年坐在自己家中,再一次拿出申沛农的作品集。这是一本靳鹤年自己复制的老师的作品,在作品集的最后一页,靳鹤年写道:“拍照剪纸打印出不同尺寸的样子,有机会获得印样,有条件精细刻制,就是成功。机会只有一次,失不再来,成功必须追求,得之不易。2011年4月28日。”

  传统基础上的用途和形式创新

  剪纸的寓意丰富——以桃子说“长寿”,石榴葡萄意思是“多子”,蝴蝶采花比喻“婚姻美满”,年年有鱼(余)就是“生活富裕有钱财”。

  “剪纸的表达方式是含蓄委婉曲折的,而不是直白的表达,并不抽象但也不写实,就像讲故事。”在百工坊二楼的一间工作室里,徐阳坐在一张简陋但是堆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台前,拿着自己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中那富含情趣的小故事。

  高学历的剪纸艺术家徐阳善于总结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他说,剪纸是意象造型,是客观事物反应到作者大脑中消化之后再出来的形象,不是油画不是国画,而是表达心中的愿望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表达很高级,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很浅俗的艺术”。

  徐阳的剪纸相比传统的剪纸,更多了用途上的创新,这也是徐阳引以为傲的地方。徐阳觉得,剪纸再不可能像农耕时代那样,为婚丧嫁娶的需要和自娱自乐服务,剪纸现在的作用就是美化大家的生活。

  2003年,徐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从那时起,他就立下规矩,工作室的经营“不以批发零售为主”。在广告公司做过设计工作的徐阳现在不仅仅制作剪纸作品,为企业和机构设计定制剪纸艺术品,还把剪纸的艺术原理应用到月饼盒的包装设计、电视台舞台背景设计中。他还为瑞士、澳大利亚等地的艺术场馆设计过大型的装置艺术品。徐阳做的,很多都是“非纸”类的剪纸艺术品,“非纸类,打破纸的概念。”

  ■ 业内人说

  应重视剪纸对孩子们的美育作用

  ●刘韧,刘韧剪纸屋(北京首家剪纸艺术私人博物馆)负责人

  2004年中国民间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国家在宏观上加大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但据我所知,在北京,包括剪纸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对孩子们审美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不少老师的积极性非常高,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鼓励、引导和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近三年,剪纸艺术逐渐走进更多的大中小学。在孩子们和年轻人的心中,这门艺术充满自我挑战和乐趣。许多人都想象不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经过两年三年的剪纸练习,居然也能随心所欲地用剪刀剪出心中的最爱。动手是人类的天性,剪纸活动给了孩子们自我创造的信心,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培育了热爱生活的情趣。

  我的女儿在上大学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妈妈,不是我们不喜欢自己国家的民族艺术,而是我们平时根本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看,去了解。我把您做的剪纸图案信封拿给同学看时,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这些年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团体,举办了不少非常有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但是又有多少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过呢?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许多学校领导只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升学率上,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精神文化素养的引领,真的是对国家、社会花了那么多的财力、人力所主办的展览的一个资源浪费呀!

  1998年,我参加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博物馆里举办的《中国传统技艺荟萃展》,四个月的展览期间,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带领学生们去参观,最远的学校要开车6个小时才能赶到展场,孩子们头天晚上就住在展馆中,第二天进行参观。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纸笔,纸上事先写着他们想向艺术家了解的问题。这种情景,难道不值得我们的教育部门深思吗?

  ■ 专家看法

  走向市场才是对民间艺术的真正保护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剪纸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类似的还有布艺、面人等等,这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基本的。比如,妈妈发面的时候,孩子哭闹,给块儿面,孩子拿着去一边玩了。剪纸也是这样,过年过节时,窗户上贴着的窗花,这都是生活当中随时能做的,比较简单,难度不大,材料便宜,不像景泰蓝、雕塑等。

  北京现存的这两个剪纸派别,风格不同。也正是由于不同的风格,所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如果完全一样就没什么意义了。

  剪纸具有很强的流传性,到现在,作为民间艺术,运用的领域更广了。前几年人艺排戏,剪纸作品装饰舞台,这在当时还是创新。剪纸在生活当中也广为使用,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等,都可以用剪纸去庆祝或者纪念。端午节钟馗像,剪纸出来,大家买回去馈赠,既简便又便宜,浓浓的亲情给人特别的感受。

  我特别希望,将来,民间手工艺能有交流展示往外推广的平台,民间文化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按照企业运作的模式,让具有经营意识和文化基础的商界人士来运作,当作文化品牌来运作,而不是简单的作坊、简单的手工艺人低层次运作。

  中国的民间艺术走向世界,前景应该非常好,但是艺人本身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我们现在总是讲保护,其实走向市场才是真正的保护,而不是全都要弄到博物馆里去保护。比如,将来可以打造出剪纸各个流派、不同传承人、不同风格的一个大的平台,产业开发需要长期规划、品牌意识,还有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在里面。我们需要把潜在的文化价值变成经济价值,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培育市场和消费者都需要时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