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以改革行动回答“张维迎之问”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改革的政策只有在经济社会实践中,让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才能让各界一致认可改革言行一致。

  昨日,在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现场讨论环节,经济学家张维迎向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提出了他的疑问:“发改委为何过去只关注发展,不太关注改革?”对此,朱之鑫予以否认,他表示,每年发改委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年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路线图。

  值全国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起航之时,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举办,正当其时,论坛上的讨论和交锋,进一步唤起公众对于改革的期盼。

  学术界和官方能够就改革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问题虽然尖锐,但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各界对深化改革的共识。而发改委等部委,也为经济社会改革谋划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方案和举措。

  现在,有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对改革有微词,民众也对有些改革方案和举措的执行力度不够感到焦虑。民众对改革有微词、有焦虑,都很正常。如何回应微词,化解焦虑,关键还是在未来“甩开膀子”推进改革,让那些具有改革精神的文件扎实落实,让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尽快取得突破。

  张高丽副总理在本次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也表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为此,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本次论坛上建议,“今年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改革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更贴切地回应民众的期待,也需要坦然面对“张维迎式疑问”及其背后的现实问题。

  以2010年颁布的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的“新36条”为例,确实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最近几年的现实是,民间资本屡陷资金链危机、实业环境改善不大,仍然被排斥在高利润的垄断行业之外。“新36条”极有可能重蹈2005年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的覆辙。

  还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起草花了8年之久,而且公布之后,细则何时出台,还是未知数。一项改革方案的起草居然耗时如此之长,很是让民众焦虑。虽然我们常看到官员在各种场合不断阐述此项改革的迫切性,改革的速度,却让民众难如意。

  有些改革需要立马启动,比如行政审批改革。不久前,李克强总理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这就要求尽快出台更为细致的执行细则,明确哪些领域要做“减法”:短期内,必须要深化投资体制审批的改革,加大社会事业领域审批事项的清理和调整力度,清理一些囿于部门利益而存在的“红头文件”。这三项审批“减法”改革必须尽快推进。

  李克强总理说,“要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政府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放空炮’”,“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些话充分说明了改革的生命力在于实际行动。

  改革的政策只有在经济社会实践中,让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才能让各界一致认可改革言行一致。“不放空炮”,以改革行动回答“张维迎之问”,这才是民众所期待的。

  相关报道见B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