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2:特别报道
上一篇

首都文化林一年长成天然公园

此前曾是废弃鱼塘和荒地,现由专业绿化公司管护,一年期满将招募当地农民养护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前日,昌平海鶄落村首都文化林。首都文化林是昌平区温榆绿谷景观生态林的组成部分。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回访】紧邻温榆河畔,在昌平北七家镇海鶄落村温榆绿谷景观生态林内,去年栽种的“首都文化林”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开放公园。去年4月14日,中央、北京市领导,与首都文化界千名代表,在海鶄落村共同启动了“首都文化林”的建设,当日参与活动的有数千人之多。此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废多年的鱼塘和荒地。

  600亩文化林生机盎然

  如今,600亩首都文化林,与其紧邻的首都学雷锋志愿林,组成了海鶄落地区面积约1000亩的大型绿色生态林。栾树、法桐、国槐、白皮松及丁香、玉兰、榆叶梅等各种观花植物,使这片树林不仅生机盎然且色彩缤纷。银杏、法桐等落叶乔木的树干上都刷了一层白灰,犹如一个个着装整齐的卫士。

  昨天阳光普照,一踏进首都文化林的大道,就见6株高耸的油松屹立于风中,护卫着文化林“大门”。两侧姿态婀娜的榆叶梅,花苞已蓬勃欲出。更可贵的是,这种漂亮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中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中也能生长。

  榆叶梅的身后是一丛丛连翘,三四月间也将开放。与迎春花、玉兰一样,这种植物也是先开花、后长叶,正好能作为榆叶梅的陪衬。

  每片林都匀上水龙头

  树林中,养护工人辟出一条水道,水流顺着水道,滋润了树木周围的土壤。“这叫返青水,得浇三遍,把土壤都浇透了。”随着气温回升,绿化苗木开始吐出嫩芽。

  昌平园林绿化局项目办负责人牛宏州说,由于树林面积大,地里专门打了水井,并铺设了浇水管道,这样就保证每片树林,能匀上一个水龙头,保证树木及时“喝”上水。据介绍,现在这些树苗都由专业绿化公司管护,大约一年管护期结束后,将交给当地绿化队继续养护,那时会从当地招募农民参与绿化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