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旅游周刊·走读中国·大运河 之 临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旅游周刊·走读中国·大运河 之 临清

商埠盛衰在运河眼底像一阵风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春节前夕,一位习武的小男孩准备参加当地新年演出活动。受《水浒》文化影响,这里也颇有习武之风。
临清老城区竹竿巷里一家加工竹器的店铺。竹竿巷因运河而兴起,曾经见证了临清作为一处运河商埠的繁华;后来则又因运河航运的衰落而逐渐没落。
临清城郊的舍利塔为“运河四大名塔”之一。
狮子楼一带是临清城区比较繁华的地方。
临清鳌头矶附近的一栋老楼内,聚在一起拉唱京剧的市民。
济美酱园里,工人们在露天加工豆腐乳。
“江北四大酱园”之一济美酱园的制醋车间。

  临清:“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过去人们这样描述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的商埠,其中“临”就是指临清。现在的临清是隶属于山东聊城的县级市。元代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前,临清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此前有关它的历史记载寥寥。京杭大运河修成之后,尤其在明清时期,临清恰好处于运河与卫水衔接的咽喉,逐步发展成为运河沿线的交通要塞和商业重镇,一时声名鹊起。

  清朝中后期,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的衰落,临清这颗运河上的明珠不再散发光彩,成为又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废”的运河城市。不过,京杭大运河也给现在的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立脚在这古城的一列残堞上,/打量着绀黄的你这一段腰身,/夕阳这时候来得正好,/用一万只柔手揽住了波心……/运河,你这个一身风霜的老人,/盛衰在你眼底像一阵风,/你知道天阴,知道天晴,/天人的豪华,/奴隶们的辛苦,你更是分明,/在这黄昏侵临的时候,/立在这一列残堞上/容我问你一句,/我问你:/明天早晨是哪向的风?

  ——臧克家《运河》,1935年1月31日作于临清

  竹竿巷的兴起与没落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位临清市民这样感慨临清的辉煌与衰落,“以前临清比聊城还繁荣,现在不过是聊城治下的一个县级市。”

  临清现在还保留着运河钞关。这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派驻临清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据说当时每年征收的商船税,超过了京城的崇文门钞关,税收总额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钞关税收的四分之一。还有鳌头矶,过去是运河边繁荣的集散码头;舍利塔,与通州燃灯塔、杭州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来到临清,当地人会推荐逛逛老城区。临清素有“三十二趟街,七十二条巷”之说,不少街巷狭窄幽长,屋檐与砖瓦间仍然可以窥见历史遗留的痕迹。其中竹竿巷就是临清的一个历史缩影。

  据说,过去很多南下的客商、官绅会在临清购买油、醋、酱菜及各种土宜,而竹制容器的需求量尤其很大。渐渐地,当地百姓就从江南人那里学会了各种竹编工艺,编制油篓、竹筐之类贩卖。临清的竹器加工业在明代后期已有一定规模,竹竿巷也由此应运而生。

  李师傅是竹竿巷的老住户,16岁起跟父亲学做竹器,至今已有34年。他的铺子开在竹竿巷南口不远处,屋子不大,光线昏暗,堆满了笼屉和竹料。

  “过去竹子都是从南方通过运河直接运过来,现在则是先海运到沧州,再用火车运到临清。”如今李师傅的生意不好做了,“竹笼屉没有铝笼屉结实,买的人少了”。加工竹笼屉全靠手工,他每天大概做两三个,每个卖20多块钱,主要卖给饭店或早餐摊儿,同时也代销铝笼屉。“现在这附近也就有三四户还在做这个,其他的人都转行了。说实话,这个竹竿巷也有点儿名不副实了。”

  老城区仍旧汇集南北风味

  现在的临清老城区还有不少特色小吃,汇集了南北各种风味。“临清的饮食非常丰富,早点就有上百种,汤也有上百种。”临清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雪丽说,“过去南北饮食通过运河在临清交汇融合,既要迎合徽商的口味儿,也要照顾京官的口味儿,样样儿都讲究。”

  临清人最爱吃的早点是豆沫(一声)配油条。豆沫由泡好的小米上水磨推磨而成,辅以白胡椒、花椒等调料,口感黏稠,里面还加有菠菜、粉条等。豆沫并非临清独有,但临清人对它却异常钟爱。

  已退休的徐徕每天早点必喝豆沫,这个习惯已保持了几十年。“临清做豆沫的不少,但大众公园北门的徐家豆沫做得最好,名气最大,一块钱一碗。他们祖孙好几代人都是做这个的。”徐大爷又指了指手里刚买的豆腐:“这是托盘豆腐,也是临清传统小吃,三块钱一斤,嫩、甜,我买来炒菜用的。你也可以让卖豆腐的小贩把托盘上的豆腐切成小块,吸着吃,刚出锅时热乎乎的,别提多好吃了。”

  除了豆沫和托盘豆腐,临清还有很多回族特色小吃,像清真八大碗、烧饼夹肉、烧卖等。临清回民多,他们主要居住在先锋办事处辖区。赵雪丽认为,临清的大部分回民也是顺着运河来的。临清老城区有很多回民店铺或餐厅,他们卖的牛羊肉食品也很受欢迎。

  在临清,还有与北京“六必居”、济宁“玉堂”、保定“愧茂”并称为“江北四大酱园”的济美酱园,这家酱园最早是由安徽人在临清创办的。

  “过去临清的回民做汤做菜离不开济美的醋,既不用镇江香醋,也不用山西陈醋。”济美酱园副总经理刘伟介绍,他觉得济美最有特色的产品是酱瓜,但销量最大的还是酱油、醋和甜面酱。

  临清京剧:“小城大戏”

  除各色美食以外,运河给临清带来的还有京剧。清代,临清作为运河交通重镇,成为徽班进京的必经之地、驻足之处和重要的演出场所。久而久之,也为临清打下了很好的京剧群众基础。

  “临清可谓是‘小城大戏’,京剧票友多,组织也多。一年四季,在公园里,广场上,还有运河边,经常可以听到京剧唱腔和拉弦声。京剧已经融入了临清人的生活。”赵雪丽不无自豪地说。

  65岁的临清市民张凤其每天没事的时候就会约几位好友来大众公园唱京剧。他父亲也是京剧票友,从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京剧。现在,每天早晨他都会去离家不远的运河边吊吊嗓儿。像张凤其这样的京剧票友在临清还有很多,他们都加入了京剧票社,有名角来临清演出,他们都会去捧场。谈话间,张凤其的手机响了,铃声居然也是京剧唱段。

  “目前临清的京剧票友以老年人居多,此外就是一些小孩子在祖辈的影响下开始喜欢京剧、学习京剧。可以说这中间还是有些断代的。”临清市京剧团团长马士利说。

  马士利的父亲是拉京胡的,在父亲的影响下,他11岁就考入了专业学校进行学习。而现在,临清当地也有一些孩子像马士利当年一样很小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临清虽然距离聊城不远,但聊城那边主要唱豫剧,双方几乎没有什么共鸣。这几年,临清也有一些人开始唱豫剧,但数量还是比较少。”

  “其实,大家很少会在意京剧是不是和运河有关系,就像现在很少有人在意临清的建筑、饮食是不是和运河有关系一样,大家在其中过得快乐、舒服就好了。”当记者一再把话题引向运河时,张凤其大爷却认为:一切自然就好,就像这运河,可能谁也没有在意它,它就在那里静静流淌着。

  ■ 运河遗存·贡砖

  击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

  有言道“漂来的北京城”。当年建造北京城的砖石木料,以及城中使用的茶叶、丝绸等生活用品,很多都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到北京的。其中,建造故宫、十三陵所用的贡砖就来自临清,每块砖上都标记着哪年哪月出自哪个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砖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景永祥介绍,临清成为贡砖产地主要因为当地的水土好。由于黄河的多次冲刷,临清很多地方的土为“莲花土”:一层红、一层白、一层黄。这种土细腻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砖后,硬度非常大,“击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加之临清位于运河沿岸,运输方便,于是就成为贡砖的产地。景永祥所在的西陶屯村现在还有一些老贡砖砖窑遗址。

  今年74岁的景永祥十八九岁就跟着老人在砖窑工作,通过长辈口传心授掌握了贡砖的生产技艺。“文革”时期,贡砖生产陷入停顿。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古建维修以及仿古建筑的修建,贡砖的需求量大增。但当时能够生产贡砖者寥寥无几。上世纪90年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景永祥着手建立临清贡砖生产基地。由于贡砖几乎全靠手工制作,产量不高,因此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临清贡砖的传统烧制工艺十分精致。首先要选取黄河淤积的“莲花土”,经过碎土、过筛后,选出没有杂质的精土放入池中浸泡。浸泡时间需要一年,过滤出细泥膏后,经过人或牲畜的踩踏,去除泥内气泡。然后经过“醒泥”、“摔泥”过程,放入砖模内用板拍打成坯。再将砖坯晾干后装入土窑。装窑后,用豆秸或棉秆烧30天左右,再用水慢慢洇窑,然后出窑。贡砖烧制多达1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一丝不苟。

  “烧制贡砖掌握火候很重要。”景永祥解释,大约经过20天左右,烧窑就会出现类似麦香的香味儿,顺风时几里远都可以闻到。这些年来,贡砖的烧制技术基本没有变化,只不过练泥过程中会有机器介入,烧窑由过去使用木材变为使用煤炭。

  据了解,现在的临清贡砖主要销往山东境内,如济南、聊城、青岛、蓬莱等地,也有少部分销往北京、江西、四川,甚至韩国。“这些贡砖大概有七成用于新建仿古建筑,比如四合院、旅游景点等,少部分用于古建维修。”

  ■ 运河遗存·时调

  从艺妓“窑调”到“临清时调”

  ●王子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时调传承人

  元代以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临清逐渐进入鼎盛时期,传说晚上会有上百只船停靠岸上,商人们上岸听曲看戏。于是便出现了艺妓群体,比如竹竿巷曾有个富春院,代表艺妓李翠平人送外号“陈三两”,即所要字画需要三两银子。艺妓们所唱曲牌都是临清小曲小调慢慢发展而来,当时称为“窑调”。清末有人把窑调的内容从表演荤段子为主变为演绎家长里短。解放后则有人用曲调编些时事,慢慢发展为临清时调。现在我们则是用原来的曲牌填些当下的生活内容,比如《大实话》、《好一个临清城》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秦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