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生活
上一篇

潜入文明社会的“疯子”

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我穿越疯狂的旅程: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
作者:艾琳·R·萨克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年2月
定价:40.00元

  □书评人 黄晓丹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与精神病人近距离接触的经验发生在童年时期。好像在每个孩子的住处周围都有一个疯子存在,等待我们去冒险。我们一旦长大,疯子就会渐渐从视野中消失,因为文明赋予了我们一张防护网,它在很多时候可以使我们对疯子视而不见。原理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把一类人单列出来,视之为偶然、例外、统计学允许的数据误差,从而停止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这套机制在大多数时候都运行得很好,除非这个疯子给了文明沉重一击。

  精神分裂症患者艾琳·R·萨克斯就给了文明重重的一击,不是靠惊天动地的破坏行为,而是靠她穿越疯狂的旅程。

  疾病是一种不白之冤

  如果有一种出身接近理想的话,那就是艾琳·R·萨克斯的出身。她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迈阿密,住在一座被果树和花丛包围的房子中。每天早晨迎接她的是万里晴空和窗外大西洋上的滚滚碧浪。晚上和周末,爸爸妈妈带着她和弟弟一起看电视、吃零食、在动物园和野地里玩耍,一只肉滚滚的小狗紧紧地跟着他们。

  但命运好像偏要让艾琳背负不白之冤,因此把她送上了另一条道路。用童话的语言来说,这是一条被魔鬼诅咒过的道路。十七岁那年,世界的色彩忽然变得格外浓郁,所有的东西也都开始变形,周围的房屋在对她喃喃细语。它们说:“仔细观察一下,你与众不同,你特别糟糕”。从这一天起,就有一些小人侵入了她的头脑深处。此后二十多年,无论是在教室、法庭、病房还是婚礼上,她都无法预测下一分钟小人会不会突然醒过来,向她传递一些不可违抗的诡异指令。

  在自传的“引子”部分,艾琳记录了在耶鲁大学图书馆遭遇的一次尴尬。在小组讨论中间,她忽然带领同学冲上楼顶,一会儿宣布要对大屠杀负责,一会儿像只小鸟一样飞来飞去。这天她吓傻了同学,第二天她又吓呆了教授。她口袋里揣着12厘米长的钉子,腰上绑着一根电话线做成的腰带,在教授的晚餐桌上一边转圈一边宣布自己是上帝。三小时后,这个贬职了的上帝就被皮带绑在精神病医院的病床上痛苦呻吟。

  疾病塑造了她的人生

  这次发病时,艾琳的身份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此前她已经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

  选择哲学,原因是她试图使用另一种高强度的精神风暴来对冲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既然哲学拥有一种致人疯狂的魔力,如果她能够驾驭那种力量,也许就可以驾驭疯狂本身?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奏效了。在大学时代,哲学安顿了她动荡的心灵、并为她获取了去牛津的奖学金。

  在牛津时,她无数次披头散发、满身污垢地躲在地下道里,接收大脑深处发来的命令,用电炉、开水或打火机烫伤自己。那个小人反复宣布:“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不配,你不存在”。疾病在灵魂上蛀出的孔洞需要更多东西去填补,这迫使她去寻求更好的支持系统和对人性更敏锐而丰富的见解。四年后,艾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另两项成就更为重要,一是与她的治疗师建立了充分信任的治疗关系,二是选择了她愿意终生从事的事业。

  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验使艾琳越来越被心理学和法学所吸引。她关心精神病抗辩权、非自愿监管的合理性。她了解那些因为精神疾病而被迫犯罪的人、那些因为试图融入人群而被皮带绑在病床上的人、那些必须赤身裸体在护士面前大小便的人,以及那些已经被文明社会滤除在外的人。

  艾琳·R·萨克斯有一种独特的意识,她觉得“我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这样的陈词暗示她是一个潜入文明社会的“疯子”。从选择哈佛法学院开始,她将用一生来整合文明人的学术理性与精神病人的个体经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这一人类根本问题的追索使她成为了加州大学的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并在2002年出版了广受好评的学术专著《拒绝关怀:被迫治疗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

  谁都没有想到一个疯子能够把理性用得这样好,她不但证明了精神病人有与文明合作的可能,更增加了对人性的认识。艾琳的工作在精神病人和文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她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正常”与“不正常”的边界,并把精神病人所承受的苦难当做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来考量。

  她给了文明重重一击,却扩大了文明的范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