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5: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5: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学校如何“撬动”学生的公益之心(2)

2013年04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每年的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学雷锋”活动。图/CFP

  (上接D04版)

  ■ 校长声音

  即使学生在开始参与初期是出于功利,但久而久之有了成就感、锻炼了能力,也可能自觉地从事公益。学校要做的是合理借用功利的杠杆撬动学生的公益之心。

  ——连虓,北京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用心去做公益和只为了一张证书或留学申请而去做公益,孩子获得的收获和成长是完全不一样的。

  ——庄严,王府学校副校长

  在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的帮助下,学生们前往四川月熊保护基地参观并学习相关知识,回校后举办全校范围的保护月熊讲座。

  对于公益活动,很多家长也积极地参与,有位学生家长有成都熊猫保护基地的相关资源,他的孩子在爱心社团开例会时提出了去研究大熊猫保护的想法。家长非常热心地帮忙联系,后来感兴趣的十几个学生一起在假期去做小助理研究员。回来之后,学生通过撰写科学报告、做展板、主题演讲等形式与其他同学分享。现在,这个活动已成为每年固定的项目之一。

  王府学校 公益教育所占比例大

  “公益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挺大的”,王府学校副校长庄严介绍,学校会提供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资源供学生选择,包括北京地区、全国性的、全球性的公益项目等。

  通常,学生选择去北京地区的敬老院、太阳村、孤儿院的比较多,也有学生会关注青少年犯罪,选择去监狱做志愿者,有些学生则对环保感兴趣参加了国际性的环保项目“根与芽”。此外,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暑假要有3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寒假要有1种。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不变成流于形式的走过场,学校利用法政集团的资源,组织学生去集团下属的医院、律所等实习,单位要出具证明,学生也得撰写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

  同时,学校也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庄严说,一方面,去什么样的地方,参加何种类型的活动都尊重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老师也会给学生提建议,比如对一些不太懂得感恩的孩子,老师会建议他们去试试情感类公益活动。一开始,肯定有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参加公益活动,或者带着功利的想法去,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学霸型孩子身上,“但去过一两次之后,孩子自己内心会受感染。”

  最有效果的德育教育体现在每次公益活动后的班会中。在活动当天或第二天,都会举行主题班会,学生自己组织、讲述感想,有时还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里有些台湾家长在支持孩子参与活动方面做得比较好,有时候学校也会借用他们提供的资源。

  爱迪学校 营造参与公益的校园文化

  “我们对学生的考核里就要求,一年要有120个小时的公益活动时间,学生即使考了100分,但公益一栏是0分,最后不可能拿到100分。”北京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连虓说。

  作为国际学校,在学生考核制度上,爱迪借鉴了国外中学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关注公益。而与国外中学类似的一年3个假期,也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公益。

  连虓认为,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公益,首先得要营造热心公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爱迪采取的是“学校带头,学生参与分享,家长鼓励支持”的模式,学校到处可以看到关于公益的板报、杂志宣传。在每次公益活动后,学生都得写报告,“不是做完一件事就算完了,得彼此分享。学生们有自己的杂志、媒体,利用这些途径再到社会传播放大,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推动作用。”

  在爱迪学校中,现在有20多个社团支持社会公益服务,其中最有名的是1590社团,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一些在山区里的贫困儿童。他们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摆放着收集箱,便于同学将自己不需要的、不喜欢的衣物、书籍等物品回收,定时整理并将回收的物资送到需要帮助的群体中。

  与此同时,在每周六开放日,学生会向家长们出售自己做的东西,包括自己编辑、印刷的杂志报纸,自己制作的画报,家长能感受到孩子对公益的热情,逐步认同公益教育的理念,同时也能参与其中。

  而就学校层面而言,除营造好的氛围之外,还会为学生提供资源、资金、精神上的支持,“并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志向、追求、经历相结合。”连虓说,有些学生希望到偏远山区支教,学校会帮忙与相关部门联系;有的学生以后想从事经济、医生、公共事务相关领域的工作,学校会努力寻找可以做志愿服务的定点单位。此外,学校也设立了一笔基金支持学生的公益活动。

  北京汇文中学 要求公益活动百分百覆盖学生

  汇文中学的公益活动要求百分之百覆盖到每个学生。学校每年都会对学生做出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该报告要入学校电子数据库。

  该校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感到“爱别人”,有时候比“被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爱的含义,也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变得更有生活能力。因此,学校在校园内建立近50个校园志愿服务岗,为每个教学班都安排了岗位,定期指导、检查。

  该校高一理科班学生龙泽灵介绍,班上定期的公益活动有到临终关怀老人院志愿服务、去太阳村看望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去盲童学校帮忙等。每学期还有两三次不定期的主题活动。不定期活动主题由同学们自己定,一般由班长和团支书去运作,报老师批准后在节假日实施,每次公益活动的经费在班费中扣除。“每次活动前,活动负责人在人人网公共主页上贴出活动内容,同学自愿报名。每次报名的都有三十多人,同学们都很踊跃。”让龙泽灵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去年暑假给路人送粥,让冒着酷暑上班的人能感受到关心。“路人对我们的举动都表示惊讶,很多人都接受了。”他说。

  龙泽灵还介绍,他们班三十多人中目前有5个同学有明确的出国留学打算。“有同学以前对于这些活动特别不热心,现在却比较热情去做公益。我觉得做公益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他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