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副总经理、董秘胡明称,华谊的战略是成为综合性文化企业,不是单纯的制作公司
|
华谊的年报显示,2012年是上市以来净利增速最低的一年。3月底,华谊副总经理、董秘胡明解读称,2012年的低是阶段性的,因为它接着的是2013年的一季度利润增长了400%。
上市公司有一半利润在银行
新京报:有投资者说,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2012年净利增速为负。原因是什么?
胡明:在成长速度方面,我们从上市头一年开始是6800万元的净利润到2012年是2.4亿元。我们觉得2012年的低是阶段性的,因为它接着的是2013年的一季度利润增长了400%。
新京报:关于一季度业绩,外界认为你们匿藏了利润,你们对一季报的利润预测全部来自于西游?
胡明:西游一个项目税前利润可能接近两个亿。但一方面,你只要开着公司,还是有很多费用的,比如一个季度大概两千万元的管理费用。还有利息支出,一个季度也有接近2000万元,中国上市公司有一半的利润在银行,这没有办法。
不做单纯的制作公司
新京报:你们投了很多项目。比如在游戏方面,华谊和巨人的合作似结束了,你们在游戏上还有什么计划?
胡明:游戏去年有一个策略上的变化。我们还是想转到现在成长速度比较快的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上来,因为这两个领域是目前成长速度非常快的。
新京报:你们也投资电影院、主题公园等,其中一些回报周期比较长,你们是怎么定位这个战略?
胡明:首先我们的战略还是希望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文化企业。不是单纯的一个制作公司,不是一个studio(录影棚)。作为一个大文化企业,渠道、衍生板块肯定都要有。
我们沿用蝴蝶式的结构,有挣大钱的,比如投资掌趣;也有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比如电影院亏损。我们自己还比较满意的是,在布局方面对现有的业绩没有伤害。这样我们既能够为未来的收获做一些耕耘,也不需要今天付出一些特别大的代价。
新京报:你认为华谊处在什么阶段、有什么愿景?有没有可以对比的公司?
胡明:和三年前刚刚上市的时候相比,华谊现在在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各方面都有一个质变。从盈利6000多万元到2.4亿元,从几亿元资产到40亿元资产。
在我们自己最愿意学的还是迪士尼和时代华纳。举个例子,我们对迪士尼架构的解读:迪士尼就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金字塔的塔尖上的旗帜就是它的电影,但它下面有非常好的支撑,首先是电影的制作发行,然后有ABC(美国广播公司),第三是有主题公园,第四是消费品商标授权。
当然两国具体的情况、比如法律环境都不一样,不可能具体全照搬;但这种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强盈利能力,多元化的思路,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借鉴。
电影业出现了转折性变化
新京报:资本涌入是不是带来了电影、电视剧行业的利润率降低?
胡明:我们在前两年感觉特别明显,有特别多的热钱进来。我觉得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华谊上市太成功,示范效用太强,导致有这么多资金进来。但2012年很少看到新的大额的资金进入电影行业。
但我们恰恰觉得电影行业在2012年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画皮2》一下把国产片的票房顶了7亿多元,到了2012年12月份,《泰囧》到了12亿元,《十二生肖》到了8亿多元,《西游》又创下了12亿多元。
新京报:为什么会突然爆发,以前没有这样的电影吗?还是大家拍电影的方式不一样了?
胡明:主要还是市场的爆发,拍电影的方式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包括像泰囧这样形态的电影,也不只是这一部。它为什么能火起来,正好在那个时间就发生了。
新京报:外界都看到华谊似乎依赖冯小刚,你们最近这几年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明星导演。
胡明:我们恰恰觉得,中国最近这些年来涌现的新导演,除了宁浩和徐铮外,和我们都有关联。比如滕华涛,他的第一部电影、电视剧都是我们投的,往前比如陆川、姜文。
只不过公众在想,什么时候会出来第二个冯小刚。大家觉得,你们怎么不能弄出第二个冯小刚。
新京报记者 吴敏 张泉薇
■ 花边
华谊背后的男人们
华谊兄弟,是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的关系人所共知,但这家公司走上资本市场,还与另外几个男人有关,比如,马云。回溯过往,华谊兄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路径,这与其早期引入投资者方面的努力和幸运密不可分。
马云“推动”华谊上市
马云,是华谊兄弟的早期投资者之一。
在还没有决定之前,马云问王中军:“你是想挣钱,还是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
后者回答说:“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
马云在今年1月一次活动中自述,这一问答成功地吸引了他的投资。
马云对华谊兄弟有什么影响?按照王中磊的说法,马云推动了华谊兄弟这家公司上市。
马云之外,投资华谊兄弟的“男人”还有虞锋、江南春等等。
“当时没人会想中国会有个娱乐企业会变成上市公司,会IPO,点燃这个梦想的是马云。”王中军的兄弟王中磊说。
马云的加入起到了示范效应。马云拉来了虞锋,随后江南春、万向集团鲁伟鼎等人也纷纷加入。
马云说,他加入之后提醒王中军企业的管理要有战略,“重塑商业模式”。马云称,当时王中军在做电影的同时还卖宝马、做广告。
“卖宝马”并非笑谈,2004年左右,华谊兄弟的多元化策略中,华谊兄弟不仅卖宝马,还涉足建筑、制药等行业。当时王中军说,卖宝马不挣钱,但容易上规模,容易融资。
在“重塑商业模式”之外,马云亦称自己从华谊兄弟学到对创新的认识。
而华谊兄弟的发展也给马云等人带来丰厚回报。马云通过在二级市场套现华谊的收益就超过2.6亿元,而目前马云持有的华谊兄弟市值仍高达5.5亿元。其回报百倍于最初的投入。
从业务的协同性上看,马云等人只带来了资金和理念,马云背后的电商与华谊交集不多。
迄今最大的交集可能是在2004年《天下无贼》一片中插入的淘宝广告。但上市之后鲜见两家公司有业务往来。
华谊背后的另一个重要的“男人”是另外一个互联网大腕,马化腾。
2011年5月,在马云连续减持华谊股票的时候,马化腾突然加入到华谊兄弟的大股东行列。相比马云等人,腾讯投资华谊在业务层面的考虑可能更多。
腾讯在2011年投资华谊时称,希望双方在影视和多媒体方面进行更多的结合和尝试。
华谊兄弟年报也显示,腾讯列年末应收账款的第二位,占营收账款的7.45%,双方在业务层面有不少合作。
消解“冯小刚依赖”
华谊兄弟以电影制作起家,制作出如《非诚勿扰》这样卖座的影片,外界亦将华谊兄弟与冯小刚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2012年,冯小刚的电影票房低于预期,也是华谊兄弟当期业绩低于预期的一个原因。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贡献了8.45%的主营业务收入,占电影业务的比例则为19%左右。
按照华谊兄弟在1月份的说法,电影《一九四二》在财务上仅能维持平衡。
冯小刚对华谊的影响也在股价上也表现明显。2010年,冯小刚在某颁奖典礼上表示,“会在华谊干到退休,和王中军一起干下去”。话音刚落,此前连续一周下滑的华谊股票次日即涨。
2012年2月初,冯小刚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个人心情:“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它说分手的时候了。”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番闲话,随即却引发了从网络到影视圈再到股市的震荡:一连三个交易日内,华谊兄弟连续跑输大盘。
其后,冯小刚为自己言语失当致歉“就当我在微博上撒了一回娇吧。”王中军和王中磊对这次风波不以为意。对华谊来说,只要冯小刚还在,其“撒娇”代价并不昂贵。
“当年签冯小刚的时候我付出了1000万,所有人都觉得太冒险了,简直是天价。但是现在看来1000万简直太值得了。”对王中军来说,冯小刚是一笔最为划算的投资。
当然,华谊兄弟也因此被认为“过于依赖冯小刚”。
对此,王中军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不能因为华谊兄弟拥有这样一个“重型武器”而说成是“依赖”,那些没有重型武器的公司呢?连个“依赖”都没有。
不过,华谊兄弟也在签约一些年轻导演。胡明说,近年来知名的导演,多少都和华谊有过合作,这是商业模式的选择问题。有没有“下一个冯小刚”不是关键。华谊兄弟在分析师会议上称,希望跟各个阶段的人才都有合作,既有行业新人,也有成熟导演。
对于大量起用新人,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表示:“严格来说,一家上市公司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紧紧围绕安全二字,尽力规避风险。”
中国最近这些年来涌现的新导演,除了宁浩和徐铮外,和我们都有关联。
只不过公众在想,什么时候会出来第二个冯小刚,你们怎么不能弄出第二个冯小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