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记录张承志笔下一个小村的迁移前夕
| ||
| ||
|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 李健亚 实习生吴月)位于宁夏西吉县沙沟乡阳庄村的上圈组早在1991年就曾经被作家张承志在《心灵史》中进行过描写。20多年之后,80多位艺术家分批走进这里,并与当地29位村民一起完成了一次源于影像的摄影展。昨日,“《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大型摄影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村民们首次拿起相机记录生活
上圈组是一个被列入生态移民的村庄,在村民们迁移的前夕,一批艺术家分批次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陆续进入村中居住,并和当地村民一起举起相机用影像表达情感。
所有的参与者进行的都是自由记录,并没有任何前提性的规定,最终艺术家和村民共同拍摄的2600余幅作品构成了本次展览。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不少村民是初次拿起相机用影像记录即将搬迁的村庄生活点滴。参与活动的村民年龄最长者为67岁,最小的只有4岁。
开幕式上也来了许多村民,25岁的村民马泽花头戴绿色纱巾,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这是我第一次拍照,我主要就是拍拍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儿子。”站在她身边的5岁儿子马晓福的作品也在影展上展出,他用自己的视角拍下了小伙伴光屁股吃饭、仰视的窗台等照片。
12岁的马琴今年上5年级,她站在自己的7幅作品前,骄傲地指着照片上的人说,“这是我姐姐和我外甥!”问到她觉得自己的照片拍得好不好,她羞涩地笑了起来。
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用相机记录生活
摄影师夏威在开幕式上说:“上圈给了我们一个创作的平台,但我在上圈的亲戚们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回归本心、本性。我们脚下上圈的土地有我家人的辛劳耕耘。上圈给予我们的是爱、是心灵的回归。谢谢上圈!”
本次展览强调了整体的统一性,展览总监大门说,整个艺术项目是个作品,在策展时不会突出其中某个人的作品,每个人都是整体的参与者。29位村民每个人有一幅作品被放大,这幅作品由每个人自己挑选,并写一句话的挑选理由。大门说,村民挑出的照片都饱含深情,很多人的理由是“这是我最心疼的小孙女”;“我的小侄女总是梳着这样的头发。”大门希望每个来看展览的人都能有勇气举起相机去拍自己的生活,“因为你自己拍自己的生活会比别的人拍得更好,你有自己的理解。”
此次影展由今日美术馆与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社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览持续至4月28日,其间还将举办研讨会与“元影像”工作坊公共艺术教育活动。
参与此次影像创作的艺术家包括电影导演刘苗苗,作家巫昂、夏果果、郭宁等,摄影家王悦、索久林、解海龙、袁东平、吴平关、大门、许志强、严明、孙彦初、博尚、谢琼枝、海洋、孙廷永、白冬泉等,理论家藏策、陈小波等。
■ 参与者说
他们生活得有仪式感
我去年12月18日来到上圈组住了一周,这里与现代文明隔绝,要走到山顶手机才有信号,当然就更不会有网络。在创作营里大家平心静气坐在一起,没有人在看手机,有的是思想的碰撞。
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水要靠驴运半个小时,但是你不会觉得这里落后或者是贫困,这里家家户户都非常干净,灶台发亮。村民们内心洁净、自律,他们生活得非常有仪式感。
我住那家房东的房子以前是个坡地,他们把坡地平出来,开始是挖窑洞住,炕是手打泥浆垒出来的,他们一点一点把这里建设成家,这是城里住单元房的人很难体会到的。
(巫昂 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