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有净储蓄的居民将受益于利率市场化。中小型企业将从中受益。商业银行将是输家,因为他们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最大的输家是国有企业,国企将面临大幅度上升的融资成本。此外,利率市场化也将增加公共债务的风险。
在未来十年需要进行的所有经济改革中,金融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而在金融改革中,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最具挑战性。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允许商业银行将存款利率向上浮动10%,贷款率下浮20%。如果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定为3%,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人的利率可以上浮至3.3%。
这一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竞争。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信号。
当中央银行控制利率,特别将利率控制在远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时,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抑制”。
估计金融抑制程度的一个经验法则是计算平均名义GDP增长率和平均长期利率之间的差距。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金融抑制程度愈严重。国际数据显示,过去20年,在实行利率基本市场化的发达国家,这一差距接近为零,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差距为4个百分点,而中国为8个百分点。从这一指标来看,中国金融抑制程度非常严重。
按照理论解释,金融抑制会导致居民储蓄低下,导致私营部门投资不足,最终导致整体经济投资不足,如许多拉美国家面临的状况。
然而,中国的金融抑制并没有导致低储蓄和投资不足。恰恰相反,中国经历了非常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这是否意味着金融抑制在中国没有不利的影响,中国不应该实行利率市场化呢?
在中国,由于居民储蓄倾向刚性,投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对利率不敏感,所以金融抑制没有导致低储蓄和低投资。但是,中国金融抑制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反映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另一部分行业投资不足。扭曲的利率也是产生房价泡沫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金融抑制之下,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中小企业之间在利润和成本方面差距扩大,前者享受着低利率贷款,而后者则不得不在黑市和影子金融市场付出高利率。
为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经济结构,中国需要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和其他金融改革。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是中国深化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实行人民币浮动汇率,并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之一。
谁是利率市场化的受惠者,谁会受到损失?
有净储蓄的居民将受益于利率市场化。中小型企业将从中受益。
商业银行将是输家。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享受的约3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利差并不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最大的输家可能不是商业银行,而是国有企业,国企将面临大幅度上升的融资成本。
此外,利率市场化也将增加公共债务的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利率和名义GDP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是确定公共债务长期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参数。到目前为止,中国公共债务总额,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其他公共实体的债务水平不是非常高。然而,利率市场化之后,如果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政府债务负担将大幅增加。
总之,中国利率市场化是必要的,但应审慎考虑所有的风险。
□洪平凡(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文章摘自其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中国论坛宏观组的发言,系授权转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