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北京新闻·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河等重污染河流将“加急去污”

建59处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做到河水不黑不臭;三年建47座污水处理厂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3月28日,清河,一位女士在岸边看着清河桥下的一个排污口里排出的生活污水。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清河、萧太后河、凉水河等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状况有望缓解。近期,市水务局将在污染严重的河流中搭建59处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应急措施,做到河水不黑不臭;三年建设47座污水处理厂。到2015年,北京污水处理能力将由83%提高到95%。其中,中心城区将达到98%,新城达90%。

  这是昨天上午市水务局局长金树东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时表示的。

  建59处临时处理设施

  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段伟介绍,近年来北京城市不断外扩,人口不断膨胀,但相关措施却没有跟上,河道污染严重的地区几乎都在城乡接合部。全市污水处理厂都在超负荷运转。目前中心城区每天有54万立方米、郊区每日约有60万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

  北京将对重点河道加装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道干支流重点排污口污水处理设施17处,建设城乡接合部重点村庄和小区污水处理设施42处,一共59处,其中包括清河、凉水河、萧太后河、通惠河的部分河段,加装工程将逐步开展。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磁分离技术、曝气技术两类,可使河水不黑不臭。

  汛期前排查雨箅子

  金树东还表示,北京将在三年内新建43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0座污水处理厂,使日污水处理能力增加228万吨,从现在的398万吨提高到626万吨。

  北京将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290公里。目前已有部分工程开工建设,大部分会在年底动工。

  针对污水堵塞雨箅子和排污管线的问题,金树东介绍,在汛期前,排水集团将对全市所有雨箅子和排污管进行排查,并清理污泥。

  64座下凹立交桥改造

  今年汛期前,城区内20座下凹式立交桥的雨水泵站改造工程将完工,通过建蓄水池,升级泵站等方式在汛期起到雨水调蓄作用。

  20座下凹式立交桥的升级改造工程将于5月底前具备雨水收集条件,7月15日主汛期到来前具备雨水抽升后的调蓄能力,建成调蓄池的桥区防汛能力可达10年一遇的标准。此外,北京还将在三年内完成另外64座下凹式立交桥的改造工作,年底前,改造将陆续启动。

  ■ 揭秘

  临时设施如何去污

  磁分离技术:在河道上建一个类似集装箱的设备,安装在河道排污口或支流口,内有简易磁分离池,利用铁粉将污水中的絮状物沉淀下来进行物理处理,这种装置最多每天可处理1万吨污水。

  曝气技术:就是在河道上架起一个类似水池的曝气围隔,为污水提供充足的氧气,让其中的有机物质耗氧,以消减臭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