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北京新闻·时政
上一篇

“我的本职工作是让农民越富越好”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王连明 60岁,现任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带领广大党员自筹资金,建起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民打造了“草厂无公害蔬菜”和“草厂食用菌”两个品牌。

  这两天,我心气顺多了。15个新的食用菌大棚建成了,有的已经出菇了。

  这些大棚来之不易。为了筹资金,俺们5个村干部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了银行,贷款了200万,建了4个半棚和2个车间。由于比较简陋,去年区里头拨款,重新盖了这15个新棚。

  俺们采取党员干部出资,一个棚带动两三个村民一起干,挣到的钱平均分。按现在的价格,一平方米菌子能拿到70元纯利润,每个棚是800平米。

  我的想法是,先把效益做出来,把村民带动起来,跟当年做蔬菜大棚的理念一样。

  计划农宅对接

  俺们村开始弄蔬菜大棚,是2003年。那时候,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不到3000元。

  我到山东等地的农村考察后,提出了推广种植蔬菜大棚的想法。但是老百姓都不愿意种。俺们村的40多名党员就自筹10万元资金,建起了村里第一批大棚,成立了草厂村党员示范基地。

  半年后,这些棚挣了近7万元。农民心动了。不到一年时间,村里的蔬菜大棚就发展到了五百多个。

  俺们还实现了农社对接,和通州的几个社区签订了“蔬菜小菜园”,以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销售给社区,农民得到的利益仍比卖给小贩每斤高两三毛钱。

  去年,俺们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万元左右。

  下一步,俺们计划走农宅对接,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居民直接在网上下单,俺们的物流直接给送到家里。俺们还打算在小区设蔬菜储物柜,给没时间买菜的白领提供便利。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已经写完,预计年底可以实施。

  6次换届全票当选

  至今,我已在任19年。经历了6次换届选举,我都是全票当选。

  我曾在2011年给村里制定了个“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人均收入要比当年的1.8万元翻两番。说实话,我心里压力很大。

  每天早晨6点多,我一定得去基地巡视,有时晚上10点多了还放不下心,再去看看。

  我今年60岁了。这几年,糖尿病和胃疼成了我的老朋友。有人劝我,别再这么拼命。但大棚是农民的生命,我不能不惦记着。

  我的本职工作是让农民富起来,越富越好。我不能失职。

  新京报记者 卢漫 整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