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关注

阅读新势力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马一木和丁小云,一个是热门文艺阅读App《ONE·一个》的制作者,一个是靠在豆瓣阅读平台上凭自出版作品月入两万的作者,在很多人黯然感叹纸书的命运时,他们却张开怀抱,热情迎接电子阅读大潮的来临。马一木以对技术的敏感,用心观察、体会阅读介质的变化给阅读带来的影响,并迅捷以对。而在丁小云看来,未来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纸质书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似乎没必要为其感伤。

  阅读APP制作者马一木

  技术延伸了阅读可能

  作为中文系出身的文科生,马一木自己的阅读过去更多集中在传统书籍,作家作品类居多。但当电子阅读袭来,他的阅读疆界开始延展,在阅读凯文凯利的《失控》时,因为可以试读,他就顺手看了几页,然后,开始了他对技术类书籍的探索。这些书籍让他看到另一个领域的技术变革,技术文明的演变,并借助作者的思考,更清晰地理解了驳杂的社会。

  现在日常的一天里,晨起,早饭间隙,他会打开手机看几个微信公众账号上推送的各种文章,他关注的账号,有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程苓峰,关注阅读的拇指阅读,石扉客的法政观察,App中,他关注“多看”和“唐茶”。不定期地,他会看下豆瓣阅读,从中下载些文章,长的,就留在晚间看。

  阅读媒介的变化,在他看来,像从广场到街道。过去的阅读,类似广场发布,人需要聚集在广场中,从类似新华书店这种的机构获得阅读可能。电子阅读出现后,地理范围延展到了街道,这种街道由一个个小店铺构成,像一个多元的细胞体。阅读介质的改变也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过去,你和一本书建立关系,需要出门,购买完成,周期比较长,而现在,电子设备可以瞬间抵达,让你顷刻拥有。

  让马一木稍微遗憾的是,到现在,大多数电子内容提供商还不能实现他想看的都能找到,聚集在豆瓣阅读的,也只是小部分作者。也许,他补充到,等Kindle进入中国后,一个大的平台可能带来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ONE·一个》产品的构想最初来自他看《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后受到的启发。文章中说,当下尽管信息泛滥,你却可能因此而变笨,因为我们接触到的阅读,换算成书籍大约有几个G,但是你最终能吸收的可能只有五兆,其他的都是让大脑多余地运转。基于这样的阅读哲学,少即是多,他在想,那能否可以每天占用一个人五到十分钟,就满足人的一般需要?

  正式上线前,他们在腾讯做了实验,当时的文章还不是原创,而是摘录而成,大致分为文艺、评论和视觉三个部分。没做任何推广,发现浏览量已超过100万,除去韩寒的影响,他们还是感知到了这种简洁、明晰的形式对人的吸引,之后他们就正式推出,当下已经开始盈利。

  上线后,他们也针对“电子婴儿”一代的口味进行了系列调查,他们在微博上列举作者和文章,看反响。几个小发现是:名气并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一些传统意义的明星作者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人们在电子阅读时代重新开始塑造新宠,晓畅清浅的讲故事的文章和反映人类共同情感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到。

  对于文章的选择,《ONE·一个》基本遵循的是故事好和有趣两个原则。马一木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由原则构成的,而是由故事。无论介质如何变,听故事都是原始的欲望,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和成年后我们看电影,也很大一部分是要获得一些有趣的故事。

  关于电子阅读,他觉得还有一些可能性在被实现或者需要被实现:譬如从创作者角度,就是要实现让每个人可以越过传统出版的媒介,成为创作者。举例来说,如果涉及医患矛盾的题材,很多人骂医生,按照传统的路子,就是让记者去采访医生,那有了电子阅读,是否可以让涉及事件的医生自己来写,像知乎,在做一些类似的问答,问到当事人,那出版层面是否可以有所涉及,对于掌握新闻热点的,掌握故事资源、行业讯息的人,他是否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的经历变成文本,被别人看到,这在传统出版里,是无法实现的;从产品开发者角度,电子阅读应该增加知识和智慧的流动,譬如李开复能否可以把他对于商业的理解传给一个卖苹果、卖手机的,而同样的,这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回传给李开复,从而增加知识在行业内的流动。

  谈及时时蔓延开的传统书店、传统阅读的消亡声,马一木说,书店肯定是要完成进化的,它也不应该只是现在的样子。但无论如何,增加阅读可能性的一条热闹的街道,肯定好过只有一个空旷的广场。 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电子阅读写作者丁小云

  受益于那些无用闲书

  丁小云是豆瓣阅读上的人气作者,凭借《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和《7天治愈拖延症》成为豆瓣阅读的月入两万左右的个人写作者,在电子阅读日益进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作为一个电子作品的写作者,他认为电子书全面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在未来,纸质书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丁小云在豆瓣阅读的作者分成,这两个月呈下滑趋势,每个月的分成降到大概一万多一点,他说,接下来,会想别的办法再简单宣传一下。

  他是个肯在“自我营销”这件事上放下身段的文艺青年。认为那种在豆瓣阅读发布作品就坐等收钱的作者,分成十之八九会少得可怜。但,现实是很多文艺青年会对“营销”心生抵触,觉得太俗气、功利。他对这种心理非常熟知,因为自己是过来人。

  后来,他读了很多作家和艺术家传记,看法慢慢有变:初唐诗人陈子昂摔琴,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案例嘛,毛姆因为长篇小说滞销,花钱登征婚广告也是很好的营销。他觉得避讳营销这种心理障碍是可以破除的。

  去年5月,豆瓣阅读开始推出收费书店,除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外,还有一个个人作品投稿选项,这让丁小云有所关注,尤其其中列出的分账比例,对他充满吸引力:无论作者知名与否,豆瓣阅读和其一律是三七分账,即每卖出一部作品,豆瓣阅读拿三成,个人作者拿七成,在他印象中,还没有过哪家数字出版方给作者的分成达到这个比例。加之,他很想尝试下个人出版这种新事物,于是,11月份,他在豆瓣阅读上架了第一部作品《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这是他当时正在整理的书稿中的一章。不久后,他又上架了第二部《7天治愈拖延症》,这是他用两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完整书稿。没想到,这部作品上架十几天就卖出了四千多本,当他在豆瓣广播里晒出稿费单后,媒体纷纷找来。

  出版电子作品,并从中分成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以往起点中文的写作者中,分得收成的大都是虚构类型的作品,譬如奇幻和穿越题材,而豆瓣阅读上,则让非虚构类的杂文作者也开始获得电子出版的经济收益。

  电子出版,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在给传统纸媒写东西的日子,他很多时候不得不写一些“命题作文”,电子出版平台尽管也存在着各种审查限制,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开放、自由。

  在豆瓣阅读出版电子作品前,丁小云也出版过纸质书,并在传统出版机构做过图书编辑,对传统出版比较了解。这两本书在豆瓣阅读上架前,就有纸质出版的可能,商家热卖后,有更多出版方追来。现在,也都已跟图书公司签了纸质书合同,大概过一两个月会出版。

  豆瓣阅读认为自己所出售的个人作品的电子书,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成书,而是一些作品,他们希望可以借此打破一些发表和出版形式的制约,在单篇完整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或者独立出版。在丁小云看来,电子书全面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纸质书在未来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至于电子阅读带来的阅读肤浅化,他认为沉溺于浅阅读的年轻人无需老家伙们杞人忧天。浅阅读自有浅阅读的价值,其价值不见得就一定比所谓的深度阅读小,而且任意时代都不需要所有人都深入精神层面去思考,去探讨很复杂的理念,否则这个时代肯定会变得很恐怖。

  在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因为迫切想成功,他读了很多成功学读物,后来,他发现这类书只会让自己成功变成精神病,不过对于这类书,他现在的观点是:年轻人还是需要亲自阅读几本或十几本,亲自鉴定一下,不要人云亦云地说成功学读物都是垃圾,结果上网还是会看各种成功学的帖子,在微博上整天转发各种成功学语录并将其奉为圭臬,看电视也会看变相宣传成功学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思考问题也都是成功学那路子。

  他自己也是用脑子看了很多这样的书后,才渐渐认清成功学读物的本质,随后开始大量阅读那些看上去很无用的闲书,并慢慢受益于这些无用的闲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