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重点

赵家坝的24小时自救

芦山县金花社区一村民聚集点有序自救;村民自建厕所、垃圾统一存放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人在当日搭建的帐篷内休息。
村民在自搭的灶台上煮饭。
村民在运送木板,身后是刚刚搭好的帐篷。
村民在自搭的帐篷内休息,男人们找来一台发电机为大通铺照明。

  ■ 自救经历

  ●20日8时02分

  芦山县金花社区赵家坝小区一聚集点村民逃生、展开救援。

  ●20日8时30分左右

  村民救出罗文婷母子。

  ●20日8时40分

  村民开始营救一名孕妇及其女儿。几分钟后,消防、武警、医护人员先后赶到。

  ●20日9时许

  罗文婷母子确认遇难。

  ●20日10时许

  孕妇露出胳膊,医护人员为孕妇输上盐水。

  ●20日10时30分许

  孕妇的3岁女儿获救。

  ●20日11时

  孕妇获救送医。

  ●20日下午

  村民们开始建设临时住所。妇女负责照顾老人、看孩子、做饭;男子们有人去丧主家帮忙、有人搭帐篷、还有人解决饮用水问题。

  ●20日晚

  传来消息,受伤孕妇保住了生命,腹中孩子未保住。

  ●21日上午

  村民们打开下水井盖,搭建了两个临时厕所;把罗文婷母子送入墓地。

  21日晚,宁华端起瓷碗中的白酒,向在座的七八个同村人表达敬意。他们觉得,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

  在他们眼前,是一盆掺肉的圆白菜。那些肉,是村民罗文婷遇难时,村里一卖肉户赠与办丧所剩。

  此前的一天,包括宁华在内的几百名芦山县金花社区赵家坝小区一聚集点村民,先后经历了逃生和手刨救人。他们先后救出一对母子、一名孕妇和她3岁的女儿。不幸的是,那对母子和孕妇的胎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震后24小时内,数十名村民在悲伤中,开始了艰难的自救。他们各有分工:搭帐篷、找水和食物、通电、办丧事。为了能让几十名老人和儿童安睡,男人们彻夜守护;凡有熟人经过,他们就热情地招待对方吃饭。

  现在,谁都知道粮食有多重要。但没人知道,缺粮要持续多久。自救的同时,他们也在等待政府的救援。

  事发

  墙倒压住孕妇,铲车千斤顶救人

  地震发生时,村民高丽一把拽下床上的孩子,一面墙轰然砸在床上。在相差不到1秒钟内,高丽救下了孩子和她自己。

  在乐建荣看来,他的妻子罗文婷差了也就两秒钟。如果能让他再多跨出两步,她和孩子就能脱险了。结果,一面墙将母子俩埋在废墟中,她们再没醒来。

  对于宁华而言,这一天充满了惊恐、辛苦和悲伤。20日8时40分,宁华和其他村民救出罗文婷母子后,又跑向另一户人家,有人被埋在了房子里。这栋楼原本是一栋一层建筑。主人家又在楼顶上加盖了二层和三层。地震后,由于一楼主体结构不够坚固,房子彻底垮塌。

  一名乐姓村民说,他赶到废墟前时,听到一名女子发出呼救声。女子说,一同被埋的,有她3岁的女儿,还有她腹中待产的胎儿,3岁女孩的哭声不断从废墟中传出。孕妇的脚被倾倒的柱子砸中,柱子上压着楼板,楼板上支着一面墙。但对营救的村民们来说,他们根本看不到。几分钟后,消防、武警、医护人员先后赶到。

  一名村民说,房主家做过汽修,有做支架的材料。几十个村民中,有人给倾斜的墙和楼板做支架,力争不再出现二次挤压;有人则用双手往外搬运碎砖石木。大块的物件,就拴上绳子,几个人往外拽。几名妇女一直呆在坍塌现场,除了清理废墟,她们还在做孕妇的工作,孕妇再劝孩子。

  此时,芦山县医院传来消息,罗文婷母子确认遇难。宁华听到,赵家坝的营救人群中传出了哭声。眼前的两人三命,女子的命能不能保住?孩子伤成什么样?胎儿能不能保住?

  约10时,孕妇的一只手露出来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赶到,为孕妇输上盐水。随后,一名现场营救的干部也赶到。怎么救?有人提议,用两台铲车同时把柱子和墙抬起;在楼板上打孔,绑上绳子用汽车拉拽;用电锯,一小块一小块地切割。

  宁华说,如何清除三个关联重压物,很快出了三个方案,但因施救难度大或易发生危险,三个方案先后都被否定。最后,五六名消防官兵和武警冒着随时被砸中的危险,在柱子上下钻进钻出,用千斤顶顶住柱子。随着柱子一点点抬升,孕妇的脚也一点点被移到更大的空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30分钟后,3岁女孩被救出,11时许,孕妇也被救出,众人将其抬出废墟,紧急送往医院。经常主持村里红白喜事的宁华说,村里共遇难4人。

  自救

  村民分工明确,垒起灶台一起吃住

  事发后,在这个赵家坝小区聚集点,有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出现大面积垮塌。房子的青瓦之下是木梁和木质的框架,大部分墙体只有一层单砖支撑,这也是当地大部分旧居的格局。多数砖混结构的房屋,损伤较砖木房轻。村边一栋新建的房子外表看上去无损,但屋内已满是裂缝。

  随着一次次余震袭来,他们的家,回不去了。

  眼看着远处公路上一辆辆救援车向离县城更远、受灾更重的乡镇进发。村民们感觉到,在政府大规模救济之前,他们必须要自救了。

  一名田姓村民说,金花社区赵家坝小区属于城乡接合部,他家在其中一个聚集区,约两三百人,近半年轻劳力都是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劳力不多。剩下的130多名村民中,有几十岁的老人、几岁的儿童,加起来有几十人。

  20日下午,村民们开始建设临时住所。他们明确分工,50多名劳力中,妇女们负责照顾老人、看孩子、做饭;男子们负责重体力活,有人去丧主家帮忙、有人搭帐篷、还有人解决饮用水问题。如果临时出现打水、搬运之类的重体力活,谁在跟前,谁就会主动去做。

  宁华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芦山也受了灾。村民们也是这样,大家有分工,一起吃住,这次他们有了经验。有村民找到附近一家建筑公司,讨来脚手架的脚扣和木板,再加上汶川地震时一些受损企业替换下来的木板,搭帐篷的板材有了。

  当晚,老人和孩子住进了临时帐篷。这个二十多米长的帐篷离开地面几十厘米,床不仅能防潮,床下还能走水。村里开出来两辆卡车和一辆三轮车,在上面蒙上塑料布,部分用来放置生活用品,部分当做中年人的住处。村民们垒起3个灶台,支起了大锅,有人搬来了碗筷、炊具。各家各户的粮食集中到一块,统一分配。

  营救那名孕妇时,在村边一家公司借来了汽油发电机。地震后,这家公司将发电机暂时留给村民们照明用电。有的村民被派到县里,找加油站买油。这天,天黑下来时,除了远处的芦山县城有点点亮光外,附近只有他们的帐篷有光亮。

  防疫

  临时大家庭准备垃圾筐,垃圾统一清理

  “刚开始担心她(被救孕妇)连命都保不住”。宁华说,这次灾难让他深刻体会到,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

  21日上午,村民们又在帐篷不远处打开了下水井盖,搭建了两个临时厕所。这个临时的大家庭也开始注意公共防疫。他们准备了垃圾筐,严格要求所有垃圾都要统一存放、统一清理,防止发生传染病。

  这一日的上午,全村几十口人把罗文婷母子送入了墓地。

  “不能光等着政府救济。”一名乐姓村民说,有的乡镇还进不了车,救灾物资运送不进去,比他们更需要水和粮食。即便是政府救灾,他们也要在自救中等待救济。这天,由于进入芦山的道路发生拥堵,很多救灾物资未能及时进入灾区。两天内,这些村民们每人发了两桶方便面、两瓶矿泉水。

  水也是大问题。村民们说,在没水的情况下,他们找到了村里的潜水井,暂时吃那里的水。后来,消防车定期拉来水。

  村民们说,目前的粮食“勉强能吃四五天”。为了省粮,20日这一天他们只吃了点稀饭。一些生活用品已经出现紧缺,孩子的纸尿裤、奶粉是最紧缺的。此外,发电用油也是个问题。

  4月20日当晚,这个灾民聚集点传来一个悲喜交加的消息,那名辗转芦山、雅安和成都的受伤孕妇保住了生命,腿也保住了。但不幸的是,她腹中的孩子没能保住。

  这一晚,村民自救点的妇女们在发电机的“嗒嗒”声中睡去。男子们围坐在一把遮阳伞下守夜,一夜未眠。

  A12-A13版采写/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孟祥超

  A12-A13版摄影/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