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旅游周刊·开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旅游周刊·开坛

此时不要匆忙再提“地震旅游”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王健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开展“地震旅游”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旅游规划者旅游经营者若无科学理念人文情怀,设计出来的地震旅游规划及产品,一定会是千疮百孔形。“地震旅游”并非属于以所有人群为对象的大众旅游,只有乐于思考的人,才是这类旅游的适格旅游者。

  四川芦山等地发生地震引发人们的直接联想,就是2008年同样发生在四川的“5·12”汶川大地震。而在对汶川地震的整体观察中,地震过后当地匆匆推出的“地震旅游”,也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观察点。

  对于是否可将“地震”视为旅游资源、旅游动因的问题,自然无需怀疑。因为现代社会中形成的“旅游”概念,并非单指寻访开心快乐的事件与地点放松心情。以认真严肃的心境到一个值得探究的旅游目的地实地学习、考察了解历史真相的旅游,在各类形态的旅游当中,一直就不少见。旅游者到访意大利的古城庞贝如是,到访波兰比克瑙奥斯威辛集中营如是,到访日本的广岛原爆纪念馆亦如是。

  但是,开展类似“地震旅游”之类的关乎人类灾难的旅游,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以往的情形来看,国内开展此类旅游的成功事例罕见,而失败的经验却比比皆是。而不了解这类旅游的特性,缺少科学论证简单的拍脑壳匆匆上马,或者仅以牟利作为助推力,都构成了这类可泛称为灾难旅游的旅游形式的败因。

  以地震为核心的灾难旅游,与到沙滩晒太阳或海边垂钓的休闲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若依照休闲度假旅游的思路对“地震旅游”进行勾画,将其作为度假公园的形式进行规划,既属无知也属无脑。旅游者躺在海边沙滩上的休闲度假,只需闭目养神即可。而“地震旅游”之类灾难旅游却与此有所不同。这类旅游生存的一个前提要件,就是要求旅游者作为善于思考的人进入规定情境,需要旅游者的头脑开动起来而不是禁闭,要有所思有所想。而旅游者的所思所想,更应着重于对人本身乃至对人类本身与生存环境的反思。

  由此可见,开展“地震旅游”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旅游规划者旅游经营者若无科学理念人文情怀,设计出来的地震旅游规划及产品,一定会是千疮百孔。简单将“地震旅游”当作灵丹妙药也是一个认知错误,因为“地震旅游”的目标对象,有着苛刻的要求。“地震旅游”并非属于以所有人群为对象的大众旅游,只有乐于思考的人,才是这类旅游的适格旅游者。国内一些地方往往将类似旅游景点,定名为“思想教育基地”,虽显生硬,但若将其中的“思想”二字名词动用,还是较为准确地表述了这类旅游的特性。

  在目前的社会形态下,要做到这些显然并不容易。一个历历在目的不成功案例,就是几年前发生过大地震的四川汶川。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尚处救援期间,就有人提出建立博物馆、吸引游人的震后重建设想。震后不到一年,一个由上海社科院搞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就草草出台了。那份从谋篇立意就存在着严重错误的《规划》,竟然将汶川地震那场死了8万多人的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当作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把满目疮痍的北川,看成是“天下绝品”、“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将规划的北川旅游称之为“震动世界之地、震撼心灵之旅”,显然就是首先在“地震旅游”这类特殊旅游所必需的科学理念人文情怀上面出了大的纰漏。

  而其后我们在电视上及网络中看到,北川地震遗址开放后,热闹的场面与拥挤的人群,也都与“地震旅游”的内涵及形式,存在着理念龃龉与人群不适格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经营诸如“地震旅游”这类特殊形态的旅游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从认知到设计的许多问题。而对“地震旅游”这类特殊形式的旅游,在近些年我们的旅游研究一直仍属缺位。与前些年相比,可以说人们对“地震旅游”的理性认知上尚未取得明显的提升。

  此次芦山等地地震,是否再会有人提出“地震旅游”的设想?得出肯定的答案或许不会存在太多疑义。因为在一次灾害过后,今天的人们常常想到的灾后重建措施当中,“开展旅游”常常会轻而易举被人提到。但从我们以往的“地震旅游”的不成功实践来看,斯时慎提或不提“地震旅游”,也许更加妥帖。旅游的经济功效其实是可以从另外方面体现的:待芦山等地的地震灾害完全消除后,一些常规形态的旅游,因操作上较为简单,将会更容易给灾区带来帮助。

  ■ “微”播报

  @新华视点:【雅安地震造成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损】芦山地震已造成当地12处博物馆、文管所馆舍受损,馆藏受损文物274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8件(套),三级文物41件(套)。地震还造成102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

  (转自新浪微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