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6:重点

遮风挡雨何处为家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3日,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一名老人的帐篷低矮简陋。
4月23日,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86岁的高在友被家人安排在一座完好的亭子里居住。这里虽然四面透风,但能躲过雨水的侵扰。本版摄影/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浦峰
21日,芦山县骆家营巷,一名老人背着孙女在等待搭建帐篷。
21日,芦山县骆家营巷,村民搭建的简易帐篷外摆放着炊具。
21日,芦山县骆家营巷,村民在卡车边搭帐篷,车上放物品,车外住人。
4月23日,芦山县清仁乡,一名妇女在打水,她的简易帐篷就搭在不远处。

  连续两天降雨,天气阴冷,山区夜晚更是寒意逼人。但由于帐篷短缺,很多灾民只好自己想办法,他们找来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件,搭建帐篷,暂避风雨(如图)。昨日记者再访,大多数人仍住在简易帐篷中。

  村里能人张罗简易帐篷

  4月21日,离芦山县城两公里的金花社区赵家坝小区,一个20多米长的简易帐篷立在路边——几十根铁脚手架和几根木头做支架,盖上红蓝白条的编织布,许多块木板下垫着几十块红砖。

  这个临时的家,几十位老人、小孩、妇女以及受伤的男人挤在里面……

  这天晚上,乌云越来越重,宁华扯着一块塑料布,“天气预报说晚上要下雨,所以得把帐篷弄安全点。”

  宁华是村里的能人,他能操办红白喜事,人脉也很广,简易帐篷的所有材料都是他找来的。“她们(老弱妇幼)是最紧要的,要住在最好的简易房里。我们这些男人都住汽车里。”傍晚,宁华还为大家找来了一车干净水。

  地震当晚,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意外,他们十来个男子整夜守在老人、孩子和妇女的身边。冷了裹一裹大衣,喝一口酒,一夜未眠。

  “屋”漏偏逢连夜雨

  4月23日,宝盛乡玉溪村。满眼所见,都是倒塌的房屋。前日,第一批救援物资进村,但对一个1500人的村子来说,34顶帐篷远远不够。

  沿着河边长廊,村民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一字排开。村外临河而建的亭子上,有个简易的“家”,非常醒目。每当夜幕降临,住在里面的人脚朝向公路方向,头枕着湍急的河流入睡。一把大太阳伞帮他们遮挡河面吹来的潮湿的风。

  86岁的高在友有点耳背,一直躺在厚厚的被窝里,孙子、重孙在旁边嬉戏打闹。“我们这里救援物资还没进来,最缺的就是帐篷,昨天夜里下雨,好多(简易帐篷)都漏了,许多被子都湿了。”村民高玉强说。

  帐篷缺口仍然很大

  据新华社报道,芦山县民政局副局长程健昨日表示,到昨日上午全县已接收8000多顶帐篷,发下去近8000顶。全县4万多户人家,帐篷缺口很大。宝兴县委常委陈永康介绍,全县已到帐篷1300顶,缺口8500顶。

  雅安市民政局副局长熊超说:“省上拨出的3万多顶帐篷已安装两万多顶,还有1万多顶正在路上。但缺口很大,估计还需4万顶。”

  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孟祥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