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评论
又是新一轮调控,又是新一轮博弈。
新政出台将满一个月,影响几何?从宏观上看,北京新房市场表现为供应量明显萎缩。因为大量项目没有通过相关部门的价格审批,推迟开盘。纵观以往,开发商只有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才愿意以价换量。调控刚刚开始,他们往往想先扛一阵再说。在微观上,“猫鼠游戏”已经拉开序幕:一些房企已经通过拆分装修合同、高开低走等战术,谋求规避限价政策。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商品的原材料——土地供应是按照计划供应。政府每年公布供地指标,可惜近年都完不成,造成了土地供应的短缺。因此在商品销售环节,就越发需要依靠运用行政手段的购房资格限制、价格限制等措施来维护正常秩序。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供不应求的矛盾。
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界又开始了一轮老生常谈的争论——房地产是不是支柱产业。争论背后的潜台词是市场预期的问题。有业内专家就表示,市场本来是有着自己的规律的,应该按照自然增长、自然出现泡沫、泡沫自然破裂、自然休整、自然复苏的周期来运转。而现在的调控,是保护房地产,不让房地产市场有规律地增长和下跌。这种干预,让本来有迹可循的规律变成了无迹可循。
因此,开发商面对调控,认为现在扛着,早晚政策还得放松。刚需族面对调控,认为房价早晚还得涨,所以还得早买。投资需求面对调控,认为过去调控很多次,房价还是在涨,这是个只涨不降的无投资风险市场,只要有钱有资格,傻子进去都能赚钱。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谁说常识、谁说风险就会被人耻笑的地步,可见市场已经严重偏离了经济规律本身。未来只有尊重经济规律,回归市场经济,才能改善市场预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新京报记者 刘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