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星期五周刊·故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星期五周刊·故事

昆汀×中国(2)

哥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有哥的传说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杀死比尔》中方第一副导演张进战还演了一个日本黑帮老大。

  (上接C12版)

  【第二章】 假扮成东京的北京

  时间:2002年5月-8月

  地点:北影厂摄影棚

  事件:拍摄《杀死比尔》

  人物:昆汀、武指袁和平、

  武术教练陈虎、化妆张淑平

  昆汀差点自己演白眉

  2002年,昆汀计划拍摄《杀死比尔》,将香港功夫片及日本剑术片、意大利西部片杂糅在一起。昆汀和投资方米拉麦克斯原打算在日本东京实景拍摄,后来为了节约成本改到中国。事实上,所有东京部分的内景都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而白眉道人部分则在宁夏中卫取景。

  2002年5月,昆汀及《杀死比尔》的主要演员抵达北京,进行武术训练和动作编排。6月中旬,其他几位制片人、摄影指导罗伯特·理查德森携大队人马及多组翻译人员进驻北影厂,并选择刚凭《黑客帝国》享誉好莱坞的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最近刚以男一号身份演完《太极侠》的陈虎,当时身为袁家班一员,负责设计动作,还要担任演员的武术教练和女主角乌玛·瑟曼的动作替身。

  白眉道长的人选几度更换,最开始昆汀想让袁和平演,但觉得动作不太合适,就想自己来。陈虎还记得,昆汀还为此进行过武术训练,但一到训练压腿,他就粗话不断,骂不绝口。最后他找来香港功夫片代表人物刘家辉。“白眉道长”同刘家辉以往扮演的坚毅并时而滑稽的英雄形象反差不小,但昆汀要的是刘家辉对角色的理解,以及出众的武术功底。刘家辉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昆汀自己耍起功夫来“像在跳舞”,而且他也建议昆汀放弃亲自出演白眉,因为他戴起胡子来只会像圣诞老人。

  忙时片场“坐不住”

  北影厂虽有过《狮王争霸》到《卧虎藏龙》等动作片的承制经验,但和美方工作人员如此大规模合拍还是第一次,中方人员无论是技术、经验都有差距,但中方人员还是从昆汀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时任《杀死比尔》中国组化妆师的张淑平印象最深的是,昆汀是一直跟随着摄影机,而不像有的导演一直盯着监视器,“他的导演过程就是一个‘坐不住’的过程,虽然他的创作习惯是按照分镜头来拍摄,但遇到变化时他也会临时调整,总是显得很有主意。当然他也有发火的时候,不过因为讲的都是外语,也不会所有人都能听得懂。”

  好莱坞剧组的工作方式让中国电影人颇感意外。曾在《风月》《霸王别姬》《赤壁》等电影中与多位大导演合作的张进战,在《杀死比尔》中担任中方第一副导演,他告诉媒体,《杀死比尔》是自己从影几十年做得最愉快的一次,“完全是在创作,不是干体力劳动”。他说,昆汀“完完全全在做‘导演’”,而不像一般的中国同行那样,要把70%的精力全都用在各种其实跟导演无关的杂务上。张淑平回忆说:“我们当时主要是协助美方,一般总的设计师会提前将所有造型设计好,但如果出现意见分歧或者问题的话,昆汀不会偏向于哪一方,他只选择对的方式。我记得有一次,需要演员落水的同时不能湿了头套,我们就想办法把头发用保鲜膜包起来,昆汀不仅采取了我们的意见,还特别奖励了我们化妆组。”

  闲时街头夜店泡吧

  《杀死比尔》在北京的日程安排是21天,但最终拖到了76天,加上休息日,差不多四个月。2003年,昆汀接受《名利场》杂志专访时,解释是拍摄动作戏比较耗费时间,而且拍摄日程设计不够合理。重要的是昆汀当时是投资方米拉麦克斯影业最重要的导演,因此拍摄非常精益求精,成本也比预计要高很多。

  “我们是按照好莱坞的工作时间的,每天拍摄最多也不会超过12个小时,每周还歇周日。”张淑平回忆,昆汀在片场既认真,又喜欢热闹,喜欢玩,“拍摄时遇到开心的事情也会和大家一起庆祝,比如在几天内顺利完成多少个镜头的拍摄后,他就会和大家一起开香槟庆祝。”

  昆汀不仅在剧组玩得high,还会到夜店泡吧。陈虎回忆,曾经有过昆汀头天晚上玩得太过,第二天到了片场宣布说自己今天状态不好,全组放假一天的事情。张进战也证实,周末休息,昆汀玩得不亦乐乎。昆汀2003年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也提到,在中国过得开心极了,更把北京的夜生活夸上了天,说北京是“现在全世界的狂欢之都”。杀青后跟着剧组回美国的陈虎回忆,昆汀买回了好几车的中国古董家具,外加一大堆DVD影碟。

  昆汀是一直跟随着摄影机,而不像有的导演一直盯着监视器。“他的导演过程就是一个‘坐不住’的过程”,化妆师张淑平说。

  【第三章】 “分段叙事”遍地开花

  时间: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地点:中国大陆

  事件:青年影人学昆汀

  人物:导演李欣、张杨、

  张一白、程耳

  昆汀对中国尤其是香港电影相当热衷,他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如果我的生命有两面,那么一面就是7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另一面则是意大利西部片。”《杀死比尔》剧本的编写和调整耗时一年,昆汀每当遇到困惑时都会停下来去看功夫片,一般每天一部香港片。他从不否认《落水狗》受到了林岭东的《龙虎风云》的影响,此外他还非常推崇成龙、王家卫。姜文也是他认可的好导演,1995年秋天的那次北京行,他还抽空去了趟姜文的《秦颂》片场。

  昆汀对华语电影在美国的推广也经常出力,《重庆森林》和《英雄》都以“塔伦蒂诺监制”的名义在美国发行。2011年,法国电影人还就此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塔伦蒂诺:香港门徒》。

  昆汀受到中国电影影响,而他的电影也影响了颇多中国电影人。郝建是国内第一个翻译《低俗小说》剧本的人,也多次在大学课堂和专业期刊上,分析昆汀其人其作。他回忆,当初《低俗小说》以录像带在中国流传的时候,很快迷倒了一批青年学者和电影学院的学生。在他看来,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大陆最为风靡一时的就是由昆汀肇始的打乱故事时间顺序,分段跳跃讲述的结构。包括李欣的《谈情说爱》《花眼》,张杨的《爱情麻辣烫》(制片人之一就是当年跟昆汀一起侃大山的美国留学生罗异)和《无人驾驶》,张一白的《密岸》《好奇害死猫》等等。而程耳的《边境风云》把这一方法学习得更标准,影片也用了分段叙事,打乱故事讲述顺序,各段落也用标题注明。

  早在把昆汀请进出租屋之前,陈伟文就是他的铁杆粉丝。他觉得第六代导演的精神资源来自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新桥恋人》),而他们这一代电影人则受惠于昆汀。陈伟文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昆汀,《被解救的姜戈》去年圣诞节上映时,他还特意跑到香港去看了一场。4月11日,影片在国内突然停映让他一时间有些失望,但他还是觉得这似乎是必然,毕竟“他的电影语言颠覆的力量太大”。“希望5月12日真的能上映,即使被删改得很厉害,我还是要去影院看看的,第一次在中国的院线公映嘛。”陈伟文说。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时光网《昆汀寻路中国:偷拳·喝酒·拍片·泡吧·被停片》,感谢作者徐元为采访提供的帮助。)

  如果我的生命有两面,那么一面就是7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另一面则是意大利西部片。

  ——昆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