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娱乐新闻·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娱乐新闻·对话

主演《万箭穿心》连获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百合奖“影后”,谈隐退时光与发展偏好

颜丙燕 得了影后,观众不认识也没用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电视剧《红十字方队》。1998年凭该剧获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电影《爱情的牙齿》。2007年凭此片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万箭穿心》。2013年凭此片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在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颜丙燕凭《万箭穿心》成为“影后”,而上周,她又凭这部作品与岳红并列成为电影百合奖影后。

  1994年,颜丙燕还在北京歌舞团,电影《追捕野狼帮》去找演员,颜丙燕对拍戏一窍不通,但想着能蹭来回火车票去看望在深圳工作的父亲,就答应了试镜,从此多了一个演员身份。但颜丙燕始终认为自己是舞蹈演员,直到1998年团里改制,不让兼职拍戏了。她把放弃舞蹈的感觉形容为“断胳膊断腿”般的疼痛。

  《甘十九妹》《红十字方队》等电视剧相继出炉,事业正冒头时,颜丙燕的母亲却病重,医生当时预测只剩3年,于是颜丙燕暂停工作,照顾母亲一陪就是8年,在这段岁月里,她也终于“从女孩过渡到女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确实爱拍文艺片,挖心挖肺的

  新京报:《万箭穿心》中你的武汉话是专门学的吗?

  颜丙燕:对,其实我说得不那么地道。我是被逼出来的,导演临时决定用武汉话。通常我会让当地人录一版,鹦鹉学舌,一句一句学的。

  新京报:这部片子的口碑很好,但票房没那么好。

  颜丙燕:这是我演的口碑和票房相差最远的片子。每个戏有每个戏的命吧。

  新京报:你接演的电影多是文艺片,有没有想过把文艺和商业结合起来?

  颜丙燕:其实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事,比如张杨,但是很难。大的商业片很难选我,得对投资人负责,看谁更有票房号召力。你说用颜丙燕,观众都不认识她。就算你得了好几个影后,也没用。

  新京报:你自己也确实喜欢文艺片?

  颜丙燕:我就不是商业的人。我确实喜欢拍文艺片,挖心挖肺的。这样就是一个循环,我演得越上瘾,来找我的人越多。

  新京报:想过尝试一些其他类型的片子吗?

  颜丙燕:其实我入行最初拍的都是动作片。因为我跳舞,习惯性练功,每天五点半起来,跑步劈腿,结果导演、武指都特喜欢我,觉得我特勤奋。

  新京报:现在很多文艺片导演也都开始转向商业了,你拍文艺片能坚持住吗?

  颜丙燕:演员还好,电影不收钱,电视剧还是收钱啊。

  明星和演员,只有周迅能平衡

  新京报:这么多年在演艺圈打拼,你从没想过一夜爆红吗?

  颜丙燕:所有人都认识你,然后怎么办呢?还能踏实演戏吗?是不是有很多社会活动?我觉得那就是另一个职业了,就是明星了。其实要不是那年阴差阳错拿了金鸡奖,谁也不认识我。

  新京报:你觉得演员和明星之间有冲突吗?

  颜丙燕:这是两个职业,如果说有不冲突的,那就是周迅,她是好演员,也是明星。

  新京报:为什么说是阴差阳错拿了金鸡奖?

  颜丙燕:那次金鸡奖对我来说是万万得不了的,信心程度还不如《万箭穿心》。那个电影(《爱情的牙齿》)就两百万(投资),没钱宣传也没票房,还是导演的处女作。那时我妈妈刚去世,我七八年没拍过戏,所以完全没想过会得奖。而且金鸡是国内电影最高奖,我没想过这事跟我有关系,我以为电影节不会注意这种小片——这种小片真的是论堆儿撮的。

  我记得,当时宣布我得奖了,记者都在问,“颜丙燕”是哪三个字?

  ■ 我和妈妈

  陪她的时光,软弱了我的叛逆

  演完《红十字方队》,我妈妈就生病了,我一直没工作,陪着她。那些年让我从女孩过渡到女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不像很多女演员一直演小女孩,最后发现很难用哪个戏去翻这一篇。

  我和妈妈是很典型的母女对立。小时候我跟奶奶长大,我妈天天打我,后来考北京歌舞团,早恋,打电话跟我妈说,我恋爱了,不用管我了啊。

  从妈妈生病到去世,七八年对我来说似乎是一辈子,对她了解以后我觉得,小时候管教孩子太应该了,要是我就该上吊了。那几年让我知道,妈妈和阿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真的是生命的延续。但就在我可以拥抱、抱着她不尴尬,可以说任何话题时,失去了她。

  以前我青春期的叛逆一直停留着,通过这些年才把它软弱了。如果我妈妈没病,我的心智未必能明亮这么多,可能我一直在拍戏,名声可能会比现在大,也许就成了大家说的那种明星,但一定不如现在的我,心里有这么浓厚的东西。这让我提前成熟了。表演也是内心体会的表达。口述:颜丙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