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比张爱玲还早,晚年复出文坛引关注
作家梅娘
原名孙嘉瑞,1920年出生在海参崴,11岁考入吉林省立女子中学,随后赴日本入东亚日本语学校高级班、神户女子大学学习。在1942年到1945年这两三年,梅娘写出最有成就的小说集《鱼》和《蟹》,在华北沦陷区影响广泛,其中《蟹》一书还获得了日本人举办的第二届大东亚文学奖。
1949年8月定居北京,并参加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曾被打成“日本特嫌”、“右派”,强迫接受劳动教养,开除公职16年,最终被迫放下生花妙笔,完全失去创作的权利。从此梅娘在文坛上声影全无。1978年平反后梅娘恢复了写作的权利,开始在文学史上“复活”,2005年出版《梅娘近作与书简》引起广泛关注。
新京报讯 (记者张弘)昨天上午10时35分,著名作家女梅娘病逝,享年92岁。梅娘的义子,作家侯健飞表示,按照梅娘的遗愿,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式,包括梅娘女儿以及亲友在内的十余人明天将为梅娘送别。
女儿及亲友临终送别
侯健飞称,梅娘平时身体较好,三月份还去国外走了一大圈,近一个月。4月28号还接待了加拿大汉学家史密斯(音)。29号因病进入解放军304医院治疗,但是没有查出很大的病因,最后因呼吸衰竭,平静离世。
侯健飞称,梅娘一生坎坷,饱受生活磨难,但却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笔耕不辍。“她入院以后,有三个晚上要回家,但是,鉴于她身体的现状,我们没有同意。头一个晚上,她要去洗手间,但是又不想麻烦护工,结果摔倒了。她一生都为别人着想。临终前,她年过七旬的女儿柳青,我以及她的亲友都在她身边。5月6号她已经失语,但是头脑很清醒。女儿和我和她说了很多话,后来,她很安详地走了。”
母子之情延续19年
侯健飞称,自己和梅娘的母子情分持续了19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读张爱玲而知道了梅娘,后来去现代文学馆,发现梅娘的展板位置很醒目,于是萌生了请梅娘写回忆录或自传的想法,并阅读了梅娘的一些作品。一个多月后,在北京辗转找到了孤身一人的梅娘(这时,她女儿在国外)。然后,经常找她聊天。但是,她一直没有写自传和回忆录,只是接受了央视采访,留下了影像资料。
由于侯健飞自幼丧母,而梅娘和他的母亲同龄,且出身相近,两人感觉很投缘。认识三四年之后,梅娘的女儿柳青从国外回来,她告诉柳青,我神似她蹲牛棚时死去的儿子(当时26岁)。柳青告诉我,母亲特想认我做干儿子,我觉得很好。后来,我们还搞了一个仪式,我正式认妈。
“这些年来,我和她一直走得很近,她对我没有任何要求,反而一直关心我。我去年患了一点小病,她硬是把一些国外的保健品给我,让我吃。”侯健飞说。
成名比张爱玲还早
侯健飞称,梅娘16岁就因为出版《小姐集》成名,当时各大主流报纸都有报道。她一生钟情文学,矢志不渝,有水族三部曲《鱼》《蚌》《蟹》等传世。《梅娘全集》12卷正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者张泉整理,自己也在协助整理。“我们原来计划,今年年底大概能整理完,在她九十五六岁的时候出版。现在她已经过世了,这件事也不用着急。”
此前,作为解放军出版社的编辑,侯健飞编辑过《梅娘近作与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版),书中有作者梅娘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基本都是黑白照片,第五部分收录作者与师友往来信札88通。2011年,梅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邂逅相遇》等。而作家史铁生生前曾著文《梅娘和孙姨》,对她表示敬意。
2011年,侯健飞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故乡有约》,请梅娘著文。“她用三天时间,写了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我把它用作了这本书的序言,这是她写的最后一篇文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