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新艺术特刊·艺术宜购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9:新艺术特刊·艺术宜购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家华《红城记》

拆建中的浪漫批判

2013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红城记》
尺寸:直径100cm
材质:布面丙烯

  从桃花源记到红城记,1979年出生的艺术家刘家华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周遭城市变迁的真相。日前,“片断的园——刘家华个展”在798的3画廊举办,刘家华的最新创作系列“红城记”让观众再度陷入工业化城市进程之后何处是家园的深思。在3画廊馆长杨柳指出,属于年轻艺术家的刘家华有着很明确的创作风格和主题,“现实批判中又具有浪漫主义,这让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也颇受关注。”

  刘家华用画笔营造过自己的桃花源记。在此前的“重返桃花源记”系列中,远处宋代山水不真实地悬浮在半空中,近处脚手架、挖土机、烟囱、消防栓等等这些工业革命的产物还有各种大众皆知的名牌标志,混杂在拆建中的半现代半古典的中国式亭台楼阁中,冷不丁地还有仙鹤、梅花鹿戏剧感地出现。

  而在此次新个展上刘家华则再度关注异化了的都市景象这一主题,创作出了系列《红城记》作品。画面中,有着仃零的古建筑“魂飞魄散”;也有着祈愿的中国结红绳把破碎的中国式亭台楼阁捆绑起来,是挽救?是束缚?

  刘家华称,改革开放后引发的这场城市变迁引发了城市的蓬勃发展,但在古老家园向现代化、都市化的转化中,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具有破坏性。这让刘家华不得不开始考虑高楼耸立的城市中,心灵如何安家。

  ■ 艺术家自述

  我从小生活在四川达州,那个地方安静、田园、山清水秀。而到了四川美院读大学后,见识了重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繁华。加上现在的县城也正在经历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亲见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节点上,到处都在拆建。这种城市化的进程非常强烈,与之前的田园回忆反差特别明显,于是2006年毕业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后,我便选择了关注古建筑与城市化这一课题。我觉得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的关系,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无法绕开的。毕竟,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具有社会意义,而不仅仅是好看的艺术作品。

  ■ 投资指南

  主题有共鸣,艺术家很年轻

  刘家华的创作属于超现实表现主义。他的画面比较细腻,在批判的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具有人文主义关怀。而具体到画面中的亭台楼阁更是人们情结中的东西,容易打动人,其所表现的城市主题也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进而引发收藏。

  与此同时,刘家华属于年轻艺术家,有着未来性,这也是不少藏家所看重的。他此前的“重返桃花源记”系列基本卖完了。刘家华大尺幅作品适合类似私人美术馆这一类收藏,而其创作的宽1米、长1.5米的作品则更适合私人藏家的收藏。目前他作品的价格一般是5万元一平米,《红城记》中有不少就是10万元以内的作品。

  口述:杨柳(在3画廊馆长)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