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新编辑部故事》争议中收官,谈角色塑造与幕后花絮
| ||
| ||
| ||
| ||
|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让饰演“戈玲”的吕丽萍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22年后,《新编辑部故事》播出,这次只有吕丽萍仍旧 在挑大梁,剧情也让这个曾经的小编辑熬成了主编。二十多年前,戈玲还是个青涩丫头,很讨李冬宝喜欢,如今,吕丽萍依旧认为戈玲很有魅力,“她是那种五十多岁了也蛮有魅力的女人,不是自夸,做主编能做成戈玲这个样子还是蛮可爱的,她没有那种非得要给自己竖起来、立在很高位置的感觉”,但面对海归安妮及新事物的冲击,戈玲其实十分矛盾,“所以不是很轻松地演下来。”即便有压力,吕丽萍还是带着对老“编辑部”的感恩加入了新剧,她说,不管演好演不好都要演,“有一种感谢的心你就无所畏惧了。”
上周,《新编辑部故事》在争议声中收官,对于多年后的这个戈玲是否成功,吕丽萍说,她相信,一走到哪里, 如果人们都说“好像她最近演了一个什么”,“类似这样的反馈,我心里就已经很清楚了。”
接演新版
没想到剧本、演员都有大改变
新京报:当年老版拍完后,你的生活有些什么变化?
吕丽萍:原来出租车还可以坐,演完连出租车都没办法坐了,因为司机想着,可算看见戈玲了,逮着机会了还不得多说两句。
新京报:再演“戈玲”,感觉怎么样?
吕丽萍:熟悉和高兴。对我来说,时隔二十多年,我仍然对这个人物非常有感情。当初说拍续集时,我以为是原班人马,有“牛大姐”“冬宝”“余德利”,没想到从剧本到演员都有很大改变。当时我就觉得是上了“贼船”了。
新京报:你觉得“戈玲”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吕丽萍:隔了二十多年了,年龄不一样,而且时代也不一样。以前“戈玲”是个年轻的女编辑,在编辑部里属于朝气蓬勃的,现在成了主编,需要接受的新事物也随之增多。我还跟黄海波、陈好他们说,我这个主编一定会包容新人的毛躁,也希望新人们能包容我。
从演员到观众都希望角色能有所突破,压力肯定会有,但不管新故事怎样,我仍然对“编辑部”充满了感恩,就像“牛大姐”童正维老师,她也说真是得感谢《编辑部的故事》。有一种感谢的心你就无所畏惧了。
新京报:这次葛优没客串“李冬宝”,是不是挺遗憾的?
吕丽萍:是挺遗憾的。新版里的故事情节是,戈玲和李冬宝走到一起了,也有了孩子,但之后还是离婚了。李冬宝成“腕儿”了,不食人间烟火了。
生活故事
孙海英老说我反应特逗
新京报:“新编辑部”里你和孙海英也是演“一对”,你俩经常一起拍戏,是因为是一家人这个原因吗?
吕丽萍:这次他演一个赞助商,演得很过瘾,这个大老板看上“戈玲”了,出钱的事也来,颁奖的事也来。当时导演就觉得他演这个角色挺合适的。演员这个职业的工作情况非常不固定,经常是一年到头陪家人的时间很少,所以我们俩遇到合适的剧本,能在一起的就尽量一起演。如果有家人在一起演戏的机会,我们就特别珍惜。
新京报:你们在片场会一起讨论吗?会有争执吗?
吕丽萍:不管是家人还是同事,讨论或争执肯定都会有。但大家都是为了把戏拍好,也都是为了各自好,所以也不会往心里去。
新京报:你觉得夫妻相处之道是什么样的?
吕丽萍:生活中,如果孙海英说:“你今天做点好菜啊,我要喝点酒。”我就给他做,他就会很高兴。这是相互的,是最寻常的夫妻相处之道,也是最宝贵的。他一干嘛,老说我的反应特别逗、天天逗他笑,他也逗我笑,我们互相逗。夫妻相处要有幽默感,无论生活中出现什么样的事,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 花絮漫谈
高跟鞋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美
吕丽萍在生活中不喜欢化妆,更别提追赶时尚潮流了。评价起自己在剧中的形象,她用“自我牺牲”这四个字来形容。
我本人在生活中并不算时尚,我更喜欢随性的装束和衣着,但“新编辑部”里时尚元素多了,也要求我这个“主编”有所变化。戏里要有很多的时尚的语言、时尚的装束,从头到尾我都得穿高跟鞋,很累,脚都磨出茧子来了。
人家都说,你看你演一个那么漂亮的角色,天天都得打扮、天天都漂亮,我说,你们觉得好,但鞋穿在脚上,脚什么感受,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时尚感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美。我还是喜欢生活里自己的那种随性。
儿子再露脸,算是纪念和传承
当年老版中,就有吕丽萍儿子张博宇的身影,这次她向导演要求,希望给儿子一个角色,“这是我第一次为儿子拍戏求人,没想到郑导爽快答应了。”
拍老版时,最难忘的是带着我儿子去拍戏,当时全组的人都对他特别好。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最后字幕出来的时候,在摄影机旁边向观众挥手的那个小孩就是我儿子。他特别喜欢葛优,现在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这次他也加盟了《新编辑部故事》,他已经学了7年表演,拍摄时不需要我来指导。这小子接着演,也算是一个纪念和传承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