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防灾减灾日”;“北京服务您—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启动
| ||
|
新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是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北京市的活动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应急技能”。
市应急办表示,为了发生突发灾害时能为市民第一时间获取预警信息,市应急办、市经信委等部门建设的“北京服务您—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正式运行,该系统两分钟内即可实现预警信息全市覆盖。市民通过手机在首都之窗网站下载终端,即可接收相关预警信息。
系统收纳10委办局29类应急信息
市经信委透露,“北京服务您—应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目前收纳了北京市10个委办局的29类应急信息,包括气象预报、汛情预警、消防预警、突发事件诱导类、道路管控类、交通安全提示类等类别。一旦发生由突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起的交通管控等事件,该系统将即时发布预警信息。
该系统内设通知、互动、应用、查询等板块。其中,通知板块是面向市民的权威可靠、防篡改、可溯源的政府信息获取通道,向市民提供应急预警信息、重要提示信息、公众服务信息。
大大提高预警信息传递速度
对于该系统发布预警信息的速度,市应急办称,北京约有2000万手机用户,以前部分预警信息主要是以短信形式发送。因为受到系统运行速度限制,发信息速度相对较慢。该系统在发布前,首先将通过政府部门的批准程序,批准后便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送,大大提高了预警信息的传递速度。一般情况下,该系统在两分钟内就可以实现预警信息全市覆盖。
市应急办表示,除了预警信息发送外,在该系统的互动板块中,可以进行相关政务问题的咨询互动,应用板块还可为市民提供政府各部门APP的下载服务。
市民可登录首都之窗网站,在网站的中部位置可以看到“北京服务您”导航栏。点击“北京服务您”后,免费下载该系统的安卓版和IPHONE版,下载后该系统便可使用。
■ 探访
5地震台举行“开放日”活动;新京报记者探访昌平地震台
地震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实验室
从昨日开始,昌平地震台、海淀地震台、通州地震台、延庆地震台和丰台地震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开放日”活动,活动将持续至5月18日。
记者昨日探访了位处昌平区东三旗村的昌平地震台。鲜明的一排展板放在院内,工作人员摆上小桌,备着《青少年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地震安全手册》和地震台介绍等资料,供参观者免费取阅。虽然此处较为偏远,但当日上午也迎来了几十人的参观队伍。探访中记者发现,面对城铁、居民区等不断增长的城市功能,地震台陷入了“搬”还是“不搬”的困境。
昌平地震台监测不靠动物
地震台院内有一处花园,上面种着一些蔬菜和植被。花园中竖立着GPS观测、电磁观测和地磁观测的探头,探测到的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办公楼内的实验室。
据台长张中五介绍,这处地震台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地震前兆,即地震发生前10日至30日的临近数据。
昌平地震台里没有任何动物,谈起前段时间网友热议的南昌地震局养狗进行监测的事情,张中五说,养狗来进行地震观测也是一种手段,属于宏观观测。但他们的地震台主要依靠大地监测网络(GPS)、电磁、地磁、流体等仪器监测,并没有采用动物来判断前兆。
水位下降致地板破碎拱起
在办公楼的观测室中,安装着一处流体观测的管道,其直插地下300多米,为地表传来岩石和水的各种数据。因为插得很深,管道处于一个稳定静止的状态。但在楼内,管道四周的地板全部破碎拱了起来。
其实这是因为地表下陷,整个建筑物都往下降了。这六年中,地表下陷了43厘米。
因为地下水枯竭、过度采用而导致城市下陷,这是整个北京面临的严峻问题,也在地震监测设备上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地震台搬迁避开工业区
昌平地震台毗邻5号线天通苑北站,背靠天通苑,周边有大片的外地务工人员居住的平房和东三旗废品收购站。
张中五拿出一张5号线开通当日的电磁波监测图。早上5时30分,开通前数据正常,以小幅波动的形式持续显示。5时30分,5号线一开,立刻出现异常,全部是大幅波动,根本看不出原本的电磁波动情况。到了晚12时停运,数据又恢复正常。
“城铁的干扰很大,周边居民用电子设备等也都有干扰。”他无奈地说,因为干扰过大,2011年地震台只能撤走电磁监测的手段,但在地磁监测上依然有很大干扰。
“城市和经济要发展,我们也没有办法。”张中五说,这种受城市发展而监测受干扰的情况在地震台普遍存在,此前就有平谷的地震台因为工业区的建设而进行了搬迁,原来在八达岭的一处地震台也因为京藏高速的开通而搬到十三陵。
地震台搬迁后,原来位置的历史数据就基本报废了。昌平地震台现在也面临着这个矛盾,其上世纪80年代便建于此地,位置正处在NE向黄庄—高丽营断裂和NW向南口—孙河断裂,这两条断裂的交汇口,构造位置十分重要。轻易地搬迁地震台会导致巨大的资金消耗,也会令历史纪录失去价值。
但不搬的话,仪器每天都要受到城铁等干扰,“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实在是一个难题。”
新京报记者 金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