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隐瞒镉米真相才容易制造恐慌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第三只眼

  让公众理性的前提就是信息公开,让公众知道镉大米的具体情况、来龙去脉。

  最近几天,广东连续两次查出17个批次的镉超标大米,被查出的镉超标大米中,有12个批次来自湖南。截至昨日,除了湖南攸县要求3家生产企业召回“问题大米”以外,湖南省相关部门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其实,湖南很多大米存在重金属超标,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新华社记者调查,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大米生产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不仅能检测大米中重金属是否超标,还能具体掌握污染数据和区域。2012年底,湖南省农业厅曾在全省耕地质量工作会上披露,全省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5%。然而,更为具体的数据,大都“仅供内部参考”。为什么当地政府和企业都知道镉超标大米的具体情况,却不愿意向社会公布?

  湖南当地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湖南是农业大省,炒作湖南大米镉超标之事,对于湖南的农业经济影响是很大的”。拒绝公布镉大米的具体信息,不仅是湖南,广东在发现镉大米的第一时间也曾拒绝公布大米品牌。不管是为了当地经济,还是其他考虑,恰恰因为各方隐瞒镉大米的真相,才可能会造成恐慌。

  当农民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是否还能种出安全的大米;当经销商说不清楚自己售卖的大米是否达标;当消费者不知道自己送入口中的食物是否有害……这种未知的恐慌,远比公众知晓某些品牌的大米污染超标,要来得厉害。

  当然,有专家认为,此次被查出的镉超标大米最高的是0.4毫克每千克,虽然超过了国家标准,但是和国际标准持平,公众要理性看待不必过度恐慌。让公众理性的前提就是信息公开,让公众知道镉大米的具体情况、来龙去脉。如果连这个都说不清楚,公众又如何理性看待?

  有关部门的“视而不见”,不会将这件事拖过去就没人关注了。面对舆论,相关部门和专家不能总想着让老百姓别吃一个地方产的米,而应该及时调查、公布镉大米的成因和销售流向。

  □肖国吉(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