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化新闻·动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化新闻·动态
下一篇

97岁法国作曲家杜蒂耶去世

将凡·高、普鲁斯特带入音乐作品;艺术上追求完美,拒绝归入任何流派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法国著名作曲家亨利·杜蒂耶。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5月22日,瓦格纳200岁生日这一天,97岁高龄的法国著名作曲家亨利·杜蒂耶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今年1月杜蒂耶生日时,他还交出了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

  拒绝归入任何流派

  1916年1月22日,杜蒂耶出生在法国昂热,他先后在杜埃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学习。22岁时他获得奖学金在罗马学习,但是学习被二战打断。1940年他回到巴黎,两年后成为巴黎歌剧院的合唱团指挥。从上世纪60年代起,杜蒂耶成为了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

  在艺术上杜蒂耶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只允许自己的少数作品出版,出版前还要进行大量修订工作。他的音乐受到德彪西和拉威尔等法国传统作曲家影响,同时又将他们的作品扩展,同时他也受到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但他拒绝被归入任何流派。

  其他的艺术形式对杜蒂耶的作品也有影响,比如凡·高、波特莱尔和普鲁斯特。他将传统和先锋派技法融为一体,作品大胆而神秘。大概是受祖父和外祖父与其他类型艺术家交好的影响,杜蒂耶本人也有许多艺术家、作家朋友。

  美国爵士歌手萨拉·沃恩和演唱法国香颂的歌手都是杜蒂耶非常迷恋的歌唱家。所以他在作品中加入一些爵士音乐元素也就变得理所当然,除了切分音的大量使用外,还可以找到他在交响曲中低音贝司的沉重拨弦。

  马友友曾演绎其作品

  杜蒂耶那部大提琴协奏曲曾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部曲子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受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之托所创作的。后者首演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也被看做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大提琴作品,有人将其翻译为《隔世之遥》。

  杜蒂耶一生中多次获奖,包括1938年的“罗马奖”、1967年的“法国国家音乐大奖”、1994年的“皇家奖章”等。

  由于艺术态度趋于完美,至今能购买到他的录音版本很有限,只有两首交响曲,大提琴、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星夜》和《蜕变》等。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不少中国演奏家也都演绎过他的作品。

  在杜蒂耶去世后,不少国内的音乐爱好者纷纷表达了遗憾。一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分析方向的博士就在微博上说,杜蒂耶的作品有着神秘和巨大的吸引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曲家寻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那线性的木管,浑厚的弦乐及色彩性的打击乐和铜管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音高,织体都折射出这位法国作曲家的精巧细腻的构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