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马伯庸 掀开历史的幕布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三国配角演义》
作者:马伯庸
版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4月
定价:29.90元

  那种在历史会有所作为,对历史产生影响,却因为种种原因却不为人知的人会进入我的视野。譬如拘于他们身份卑微或者尴尬等等政治不正确的原因,被写作者刻意抹掉的。表面看起来,他们很正常,但很可能背后藏着阴谋。

  三国题材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里面的英雄。这里说的英雄不光指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配角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所有的这一切集合在一起,构成了无限的历史可能性,每次扑进去,都会有新的发现。

  ——马伯庸

  如果给马伯庸一个改变历史事件的机会,他选择回到晋朝。因为想到三国那些英雄拼死拼活,丢了性命打天下,却在十几年后变成废土一片,民不聊生,他就太难过了。感情上简直难以接纳,所以如果可以改变历史,他选择改变晋朝,让它成为一个太平天下,让英雄们,都慢慢死去。

  他是真爱三国,甚至爱屋及乌,连三国那些大英雄之余的小人物,也要细细端详,打量。新书《三国配角演义》就是他掀开三国幕布,看到的边边角角的总结。他喜欢捕捉细微之处,并琢磨各种“阴谋论”,再追问下为什么,譬如像曹操在官渡遭遇刺杀这件事,他就想这次刺杀的动机是什么,谁最有可能指使,他们如何混入大军之内的,刺杀的结果如何影响局势?史书上一行简单的文字在他那里就是一个悬疑推理故事。经过他一番勘探,我们知道,原来贾诩是一个拥有恶魔般智慧的家伙,原来许褚差点改变历史,原来马谡并非是赵括的翻版那么简单。史料和想象经过他的混合,成为故事,成为命运的起承转合,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原来那么浩浩荡荡或者云淡风轻过。

  马伯庸的写作各种跨界,从科幻到奇幻到历史到灵异到推理,在作品《风起陇西》的后记中,他说:“它的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祖母则是弗·福塞斯。外祖父是罗贯中与陈寿,外祖母是丹·布朗。”

  作家中,他最爱王小波,因为他有趣,在世的作家中,他喜欢刘慈欣,因为觉得“大刘写得荡气回肠”。而不久前,刘慈欣说到科幻迷的共性,就是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平淡了,这种平淡——不是缺少什么,而是他们觉得,本就应该有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小人物的一瞬间,让人非常唏嘘

  新京报:就你视野内,三国哪几个小人物曾有干涉历史的可能和机会?

  马伯庸:贾诩,这是一个刻意把自己藏在背后,没有主动说自己如何,却起了很大作用的人。我的这些判断来自他的生平、作为,对一些传记和史料的比较分析。我发现他在历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却没有被大书特书。这是一个矛盾,我从这个矛盾中进行判断。比如说,董卓被吕布杀掉后,当时,西凉的所有将领都说,我们回西凉算了。军心一片涣散。贾诩作为一个谋士,说,如果我们回去的话,一个小亭长都能把你抓住,但如果打过去的话,说不定整个天下都是你们的。后来众人听从他的话,结果把吕布打跑了,顺利占领了长安,汉献帝也被抓。很多人就说,贾诩的一句话让汉室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而接下来的乱世也是被贾诩一句话所开启的。按理说,贾诩这么大功劳,事成之后,肯定要争权,封高官,但他不干,他还主动保护汉室,在处理完杂事后,没有留在长安,享受一个决策者的待遇,而是跑了。去一个不知名的军阀底下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谋士,他的这一系列选择非常有意思。我喜欢这个人,他没什么道德上的束缚,也没有理想或信念的鞭策,连命运似乎都与他无关。他是乱世之中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在险恶的政治漩涡里飘来飘去,却片叶不沾身,最后悠然做到了三公之位,活了七十多岁,还得以善终。这是一个拥有恶魔般智慧的家伙。

  除他外,还有许褚,当时在官渡,曹操遭遇过一次刺杀。这可以查到。就是当时有个叫徐他的人,这人什么来历不知道,只知道冒充曹操的贴身侍卫,混入帐内,在他跟许褚对眼时,许觉得此人很奇怪,但接着因为交班,他离开了。回去后,许褚觉得心理不踏实,老觉得刚才看见那人有疑问,再回头,就看到徐他拿刀,要杀曹操,许褚当然拦住,然后把他干掉。如果当时一瞬间,许褚没有多想,那曹操就可能被刺杀,战争结果会不一样,历史也将重新改写,所以小人物的一瞬间,让人非常唏嘘。

  在历史事实与天马行空之间焦灼

  新京报:那除了这种本身可能带来历史影响的人,有无人单纯从情感本身打动你?

  马伯庸:马谡。我关注他,一是因为他姓马,我本家,另外是他命运上的跌宕。有人说他志大才疏,是赵括,纸上谈兵,但是他的实务能力,就是政治、军事能力,是有过证明的,他比赵括强。诸葛亮也曾给过他机会,但是他没有把握住,没有把握住,是因为自己的责任,还是诸葛亮的,是否存在同僚倾轧,等等,都是存在疑问的。一个非常有天分的人,历史大势曾掌握在手中,但却从手中滑落,这些都非常有悲情感。

  新京报:写作中有无非常得意或者焦头烂额的时候?

  马伯庸:得意之处是在小说里边,我埋了很多事实。尽管,我可能在情节设计上天马行空,但是落到实处,所有的地方都实有可据,都能在历史上查得到。如果有人看到一个细节,不明白,去百度查,就能在历史上找到相关的记载。看似毫无关联的记载被相互连接,对我来说最为得意,这同时也是焦头烂额的地方,把一堆散碎的,没有关系的,编成一个前后逻辑看起来正常的故事,让人焦灼。

  新京报:你的《风起陇西》、《三国机密》,包括最近的这本《三国配角演义》被一些读者称为“历史可能性小说”——你将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感觉像是对史料中没有写得很实的地方进行“脑补”。为什么要这样写作?

  马伯庸:作家写历史小说有两个困境。一是太拘泥于历史本身,真实感有了,但戏剧性和趣味性就打了折扣;二是太过天马行空,以至于读者根本感觉不到历史的厚重味道。我希望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史料的碎片进行拼接,给读者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

  新京报:你写的这么三国故事,为何对吴国着墨不多?

  马伯庸:童年阴影。小时候看三国最喜欢刘关张,结果看到三个人都因为吴国而死的时候,特别生气。这种愤恨一直延续到今天。

  历史的无限可能性令人着迷

  新京报:你的三国故事里,大多数都有一些“宫斗剧”的成分,如何设局、破局、十分好玩——不同的是,你写到了很多谋略很深的小人物如何一步步机关算尽,牵动历史的故事。

  马伯庸:我一直认为,三国是大人物的世界,也是小人物的世界。许许多多小人物在历史中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甚至不逊色于那些知名的英雄。我很喜欢掀开幕布,把这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角色暴露出来。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三国故事所吸引的?最早看的关于三国的书是什么?对你来说,三国题材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马伯庸:小时候看三国连环画,听袁阔成的三国评书,后来认识字多了,就看三国演义,张国良的三国文本,还有央视版的电视剧。我对三国兴趣很难标定一个清晰的起点,仿佛与生俱来。

  三国题材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里面的英雄。这里说的英雄不光指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配角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所有的这一切集合在一起,构成了无限的历史可能性,每次扑进去,都会有新的发现。

  新京报:三国题材一直是类型小说写作的富矿,网络作家中,写三国的不计其数,其中有没有给你以启发、你所推崇的?

  马伯庸:《真髓》、《天变》、《我是阿斗我不用扶》、《曹贼》等等,都是三国题材的优秀小说。我从他们那里获益良多,汲取了许多灵感。

  新京报:你一直擅长“跨界”,科幻、灵异、推理、历史小说都写过,在写作三国的时候,有没有受其他媒介的影响,比如影视剧,甚至是游戏?

  马伯庸:我会有意识地把现代小说和影视剧的一些元素融入到三国背景中去,比如《风起陇西》里杂糅了西方谍战小说元素,《三国机密》的镜头切换和推进节奏用了美剧和悬疑小说的一些特点。我一直有个看法,题材是旧瓶,里面可以随时装进新酒去,可以与时俱进。

  新京报:如果可以对自己的个人历史重新干涉,让你回到过去,你想改变的是?

  马伯庸:我想,我会选择回到五年前,然后买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永熹 于丽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