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社科

克尔凯郭尔二百周年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作者:克尔凯郭尔
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哲学片段》
作者:克尔凯郭尔
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克尔凯郭尔画像

  今年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两百周年诞辰。二月底,二十八卷本的丹麦文版的克尔凯郭尔文集在哥本哈根完全出版了,五月份在丹麦有大型的克尔凯郭尔学术交流活动。在德国也有相关活动。六月份在中国,中国社科院和丹麦文化中心也准备举行纪念性的学术活动。几年前,从丹麦文原文翻译的中文版克尔凯郭尔文集陆续出版。近日,该文集第四卷(《哲学片段》)和京不特自己翻译的第六卷《恐惧的概念 畏惧与颤栗 致死的疾病》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预期在年底,蜜蜂书店也将出版《人生道路中的各个阶段》。除了直接的出版和学术活动,艺术家们在别的领域也关注着克尔凯郭尔,比如,今年二三月间,上海话剧中心就上演了一部由丹麦、英国和中国的表演艺术家们合作的音乐剧《非此即彼》。本报约请了译者京不特撰文,对克尔凯郭尔这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做了追忆和纪念。

  化名写作引怀疑

  34岁时基本完成一生著作;终生未婚;英年早逝……这些都让他看起来颇为神秘。克尔凯郭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时代的人们拒绝相信一个人在六年时间里居然写下如此多的著作。这些在书上出现的拉丁文笔名使人觉得好像曾经是存在了一长串合作者,在其中的一部著作中,索伦·克尔凯郭尔承认了自己是所有著作的作者并且是自己设计了所有这些笔名。名字常常是解读著作的钥匙。克尔凯郭尔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而使用这些笔名的,因为他有着一个被他称作是“转达的辩证法”的问题。简约地说,这问题就是:“谁有权去对向谁转达什么”。一方面,他把一个“他人”的名字放在封面上——就是说他不是这转达者。转达者是一个他想象出来的人。读者不能针对着他说:你也并不见得更好一些!我们认识你!你以为你是什么人耶?!

  另一方面,他一开始就在“陶冶讲演”中一直强调,它们是由一个不带权威的人写的。它们不带有权威性,这就是说,接受者不应当根据那转达者的情况、而应当根据接受者自己的情况来阅读它们。

  人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哪怕是只写一个唯一的词,在它被写出之后而不让它去影响读者,这是不是可能?一个人躲在笔名之后,不让自己具备权威,这样做是不是有用?这个世界上对人有着最大影响力的表达方式不正是幽默和反讽吗?

  克尔凯郭尔不是不知道,甚至在他努力避免“直接影响读者”的时候,他也依旧是一个强有力的影响者。那么我们也应当带着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来阅读他为避免“影响他人”而做出的努力。

  无疑,克尔凯郭尔在西方思想史中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他和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等同时代的哲学家一起,构成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然而,正因为克尔凯郭尔有着自己的“间接表达”的写作方式,也就构成了他的著作在阅读上的艰难。尤其对于中国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习惯于为所有文章找出中心思想的读者,会觉得不耐烦: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但克尔凯郭尔为读者带来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在自己身上看见了什么道理?

  也许一些读者对哲学家有这样的期待:哲学家是拥有真理的人,他可以告诉人们应当怎样生活。然而这恰恰是克尔凯郭尔所反对的。他对读者的最低期待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那些等待别人为自己带来真理的人们,在精神上就是缺乏自主的奴隶。这在中国尤其意味深长。

  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

  因为读者们对克尔凯郭尔著作的切入点不同,也就有对克尔凯郭尔的不同解读,神学家们关注克尔凯郭尔的基督教思想,哲学史作家们关心克尔凯郭尔对个体人的主体性的演绎,文学评论家们更喜欢克尔凯郭尔著作之中审美的那部分。但在大体上,人们主要还是把克尔凯郭尔看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而他的著作也确实影响了卡夫卡和萨特这一类存在主义作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和文化工业的批判者阿多诺则写了一部著作,名字就叫《克尔凯郭尔》。

  最令丹麦人骄傲的文艺类同胞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另一个就是索伦·克尔凯郭尔。在丹麦人人都把安徒生读得很明白,但是在我谈及克尔凯郭尔的时候,绝大多数丹麦人会对我说:你们外国人真的是花工夫研究了,我们丹麦人都读不大明白他所写的那些书。但不管怎样,我知道,还是有许多丹麦人是读明白了克尔凯郭尔的。

  那么克尔凯郭尔的著作能为中国读者带来一些什么呢?我想,在越来越多克尔凯郭尔的著作在中国出现之后,读者们就会发现,这些著作就仿佛是在构成一台戏,戏中的不同人物有着各自的台词。而这台戏为读者们带来的启示就是:你要成为你自己,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你要为你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你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知道怎样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吗?

  在《非此即彼》这部著作里就已经有戏中的一些人物登台了,而《非此即彼》中的那些文本就是这些人物的台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在为各自人物们的立场作辩护。克尔凯郭尔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立场的不同声音,但他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说哪个声音是“更正确”的。但这不是一场道德说教的戏。我们读者就像是这场戏的观众,体会着戏中的每一种声音,然后我们再回到我们自己的存在中去……

  也许有些读者们会更关心作者的“花边故事”,而克尔凯郭尔的笔名著作也确实与他个人的爱情历程有关:1841年克尔凯郭尔解除了他和瑞吉娜·欧伦森的婚约。但是他一生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爱着她。1847年瑞吉娜与弗莱德利克·施莱格尔结婚。克尔凯郭尔曾经给瑞吉娜写过很多信。这些信都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了。据传,克尔凯郭尔曾问施莱格尔,他是否能获得许可把他的作品题献给瑞吉娜,但是遭到拒绝,所以,作为替代,克尔凯郭尔写上了“献给那唯一的,她的名字将在有一天被人们提及”。人们可以在他那些年里的文字之中读到这一爱情事件震撼灵魂的回声:《非此即彼》、《畏惧与颤栗》、《重复》、《人生道路中的各个阶段》……在根本上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这段爱情故事中的克尔凯郭尔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明白了哲学著作中隐藏在各种笔名背后的克尔凯郭尔;但是如果我们不通读这些巨著,又怎能看得懂爱情故事中的克尔凯郭尔呢?

  克尔凯郭尔的著述历程

  克尔凯郭尔生于1813年5月5日,死于1855年11月11日。他是丹麦作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在他34岁的时候,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他一生的著作集。他做成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情:在六年之内,不仅仅写下了用笔名发表的那些大部分是700页以上的著作,也写下了与他的那些和“笔名著作”同步出现的、印着他真名出版的所有“陶冶讲演”。

  在这期间,他所出版的最重要的笔名著作有:《非此即彼》(1843)、《畏惧与颤栗》(1843)、《重复》(1843)、《哲学片断》(1844)、《恐惧的概念》(1844)、《前言》(1844)、《人生道路中的各个阶段》(1845)、《终结性的非科学手记》(1846)、《一个文学性的评论》(1846),《爱的行为》(1847)。

  在这期间他也同时以真名写下了许多“陶冶讲演”:“两个陶冶讲演”(1843年5月)、“三个陶冶讲演”(1843年8月)、“四个陶冶讲演”(1843年12月)、“两个陶冶讲演”(1844年3月)、“三个陶冶讲演”(1844年7月)、“四个陶冶讲演”(1844年8月)、“三个通过设想场合的讲演”(1845年4月)、“对于不同的心灵的陶冶讲演”(1847年3月)。另外还有四册厚厚地写满的日记。

  当然除了六年里出版的这些作品,他在更早还写了过一本对作为小说作家的安徒生的文学批评《一个至今活着的人的书稿,被违背其意愿地出版》(1838)和一部学位论文《关于反讽的概念》。这两本书都以他的真名出版。在这六年的集中出版之后,他又使用笔名在1849年出版了《致死的疾病》,在1850年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演练》。

  克尔凯郭尔在西方思想史中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他和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等同时代的哲学家一起,构成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也许一些读者对哲学家有这样的期待:哲学家是拥有真理的人,他可以告诉人们应当怎样生活。然而这恰恰是克尔凯郭尔所反对的。他对读者的最低期待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你要成为你自己,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你要为你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你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知道怎样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