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经济 别忘了经济学出身伦理学

  《经济情操论》

  作者:艾玛·罗斯柴尔德著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3月

  定价:59.00元

  自由经济的潜在缺陷是这个体系本身的不稳定性。它建立在所有人(最低的)保障或者(最小的)平等的基础之上,同时它对所有的保障都是破坏性的。斯密和孔德塞生活在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世界中,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性情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同样相信交谈的普通美德以及政治讨论中的普通争论。与孔斯坦一样,他们相信商业社会中的人们渴望个人独立;与托克维尔一样,他们不相信他们被限定在孤立中。他们甚至相信他们自己的和其他人的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的能力。这在21世纪更加困难。但是,我们日常的乐趣仍然与亚当·斯密在1762年12月的一次关于修昔底德斯的历史风格讲座中所形容的内容有些相似:“正是这些不安的情感主要影响了我们,并给我们带来些许愉快的忧虑。”

  商业 创造顾客的传奇故事

  《需求》

  作者: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卡尔·韦伯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5月

  定价:62.9元

  本书通过一系列故事揭示这些需求创造工具的力量。需求工作者创造使用一些工具,让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产生痛苦、不便、浪费乃至于危险的麻烦事浮出水面。为了解决这些麻烦,他们开发出客户无法拒绝、竞争者难以复制的产品和服务。罗宾·切斯,她对都市车主种种困境的洞察,让她致力于提供更容易获得的汽车服务,并打造出一个成百上千万美元的产业;朱利安·梅特卡夫,这个古怪的英国商人由于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满意三明治,于是打造出了英国最成功的健康快餐连锁店,现在也跻身美国最佳三明治之列;还有里德·哈斯廷斯,他对电影租赁的不便感到愤怒,这便化成了自己创建奈飞的动力,而这家从事电影碟片邮寄和在线流媒体业务的公司现已价值数十亿美元,正在重塑美国及世界的娱乐行业。

  历史 失败的“通识教育神话”

  《哈钦斯的大学》

  作者:威廉·H·麦克尼尔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定价:45.00

  提起通识教育,人们会首先想到哈钦斯主政期间的芝加哥大学。此书作者麦克尼尔却认为哈钦斯的通识教育只是一个神话,哈氏任期中芝大教育质量和名声,更多是得益于本科生院院长的教学改革。麦克尼尔颇具新意地从哈钦斯的个人成长背景来理解他的通识教育理念。据悉,哈钦斯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长老会牧师,他们相信救赎并非来自狂热的信仰,而有赖于对上帝旨意的理解,“知识和真理”才是最重要的。哈钦斯放弃了他父亲的道路,“试图寻找一个东西,来替代他父亲的《圣经》”。在世俗世代企图寻找如上帝意旨一样的统一真理和确定意义,是注定失败的。哈钦斯在去世前不久甚至说:“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但是,哈钦斯的失败所留下的遗产,并不少于那些成功者的遗产,他始终站在历史之河低声提醒人们重新思考教育何为。

  教育 总有一些人在与风车作战

  《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

  作者:北航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

  定价:46.00元

  最近一段时间,大学生“同室操戈”案件屡屡发生,复旦大学投毒案余波未平,这些“象牙塔”内发生的“天之骄子”行凶案再次引发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如何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在专业教育之外,是否需要另外一种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将来成为各类专家的同时,仍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近些年来,一些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通识教育的探索,希望将学生从专业领域内解放出来,能够更完整和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但通识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此书对中国当下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可能不容乐观,不过,仅仅知晓有人在为此努力这一事实,已是令人欣慰。

  媒体 今天,我们还能再出发吗?

  《点燃理想的日子》

  作者:张洁、梁碧波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年5月

  定价:38.00元

  “我非常坚决地喜欢那个岁月,但是我从来都拒绝复制和不断地怀念,甚至感恩。”白岩松口中的“那个岁月”指的是20年前《东方时空》刚开播时,同仁们一起努力奋斗的那段“延安的日子”。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正式开播,到今年整整20年。去年5月,央视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张洁提出要为栏目拍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点燃理想的日子》。纪录片一共9集,采访了58个人,有当时台里的决策高层,也有具体操作的“七君子”,其中关于《东方时空》的口述史则汇集成了由三联书店刚出版的同名图书。书中选取19位包括白岩松、水均益在内的受访者,一起追忆当年。

  这样的一群人,用张洁的话说,在20年前“我们为自由出发,我们为平等出发,我们为创造出发,我们为真实出发,我们为人的尊严出发……今天,我们抵达彼岸了吗?今天,我们还能再次出发吗?”

  20年后,当年的许多人已经离开了这个栏目。白岩松说,“不能将那段时光的远去,作为我们现在不作为和不坚守某些东西的全部理由。”

  【书抄】

  @如何不沉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郁达夫先生《夕阳楼日记》没点名批评的那位,后来晋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其子为陈诚的坦腹东床。于是愈叹“早有文章惊海内”的达夫先生,真是稳坐“千古文章未尽才”的第一把交椅啊!

  @上海陈子善:郁达夫在《夕阳楼日记》中不点名批评的人是余家菊。余译《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倭铿著,中华书局1920年5月初版)。达夫找来德文原版和英译版对照,发现余之中译错误百出,在《日记》中把此书开头四句译文逐句对照分析,加以批评,但未点余的名字。没想到余后来当了中研院院士,还与陈诚成了亲家。

  @倪雪君:钱钟书论“俗气”,认为俗与过量有关,“骨瘦如柴的福尔摩斯是不会被评为俗的,肥头胖耳的福尔斯大夫便难说了。简单朴实的文笔,你至多觉得枯燥,不会嫌俗,但填砌着美丽词藻的嵌定文章便有俗的可能。所以,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而是正面的过失。”

  关于传记,钱钟书有段趣论:“为别人做传记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题发挥。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描摹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传述他人轶事。所以,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得看他为别人作的传;要知道别人,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无机客:外国人游中国而留下著述,早即有之。他们职业不一,有传教士、商人、探险家等等,有些更以绘画来记录下当时清末社会的风土人情,记得在上海古籍书店即看到过那样子的一本画册,极有史料价值。

  但《徒步中国》(雷克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以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值得阅读。作者去过哪些地方,到了哪些文化景点,品味过哪些美食,有过哪些独到的感受呢?恕我一处也找不出来。假若作者以此风格也写博客,大段大段地写自己到了哪里,起了多少水泡,碰到什么人,遇到怎样的中国女人搭讪或挑逗,做了多少不规矩的事,那么随你去写。与你臭味相投的人,自可以去读。

  创作游记,并非是要去写一部个人的起居注,读者期望借助旅人的眼睛,去领略陌生地方的风土人情,或者甚至是从熟悉到骨子里的地方看出新意。假如这本书的作者是个中国人,他写出一模一样的内容,出版方还会觉得有引进的价值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