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评论周刊·京报调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评论周刊·京报调查
上一篇  下一篇

说80后的人对照自己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旁边评论

  8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没兄弟姐妹一起竞争,一起吵架,一起比赛,所以他们不是那种进取型或者侵略型的,也不是那种冲锋型与动手型的。因为父母与爷爷奶奶的厚爱,他们可以叫喊他们要的,他们可以要求他们要的,而且往往容易得到满足。

  直到来到社会,面对的不再是他们的老爸老妈,他们才开始经受挫折。因为80后上网早、信息多、规矩少,他们想象力与知晓度不弱,而且没有权威与历史的负累,事实上只要愿意,他们可以用前辈不用的方法做出创业与设计,但是问题在于可以实施的空间有多大。

  80后开始进入到社会接触少、而学校封闭程度进入新高的阶段;教育开始走进了作业、考试、考试、作业的死胡同;受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社会又找不到人才的两难境地突出,而80后年轻人就被夹在社会的这个困境里面。

  我不反对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事实上我们真正做的是“计划生”政策而没有真正对“计划育”做出相应的对策。面对一整代独生子女,社会的教育模式与互动模式的对策不但没有而且迟迟没有进步——80后是五四以来,在自己接受教育、选择职业与情感选择方面,他们所受家长的控制与限制被重新加强的第一代人。也就是说家长觉得不能让自己唯一的孩子失败或者受苦,所以采取了控制与替代决策的模式,年轻人的自主范围被缩小了;他们已经在信息获得与想象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他们在校园创新学习中的内容、校园学习中的互动机会、探索与行动尝试机会方面的空间不仅没有扩大而是被限制了;他们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沟通,但家长、辅导员、校领导与单位领导都没有真正做好充分沟通的准备;他们喜欢新鲜、快速变化、更多信息量、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对话中分享观点的异同,但是他们实际看到的权威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八股文、教科书、唯上是从、私下牢骚与公开装正经。是非对错的社会标准处在分裂状态而又没有真正足够的良师益友来帮助他们。

  在开展青年社会化公益的这几年中,我接触了很多的80后,我深感他们单纯直率不伪装,愿意尝试但需要鼓励,意志不够坚定但对其他人的帮助与关爱非常敏感,关注新信息也尊重富有新知的权威。他们不简单接受辛勤工作的观念,但是在公平与受到认可的前提下他们愿意积极奉献。

  是的,他们少一点自我激发,少一点任劳任怨,也少一点对于领导要求的无条件顺从,但是难道这不正是我们在让他们处在独生子女的位置上,而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机制导致的吗?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空间与对话机制导致的吗?难道不正是因为我们在沟通式、对话式、新知式、说服式的领导与管理机制方面的作为不够导致的吗?

  我愿意生活在80后统治的天空之下,他们的单纯、直接、平等、新知的特征让我向往。而站在这些特征的对面评说80后不够奋起,就要想想,是谁造成了80后特性不能发挥?我们更需要为这一代崭新的年轻人多做点什么,而不是更多去批评点什么。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