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对居民免费开放,“野玩”团队有了固定场所
|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 闫欣雨)笛子、二胡、扬琴、……前日,走进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一支由退休居民组成的民乐队正在排练。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已吸引20多个百姓文艺团体到这里来排练、演出。
体育馆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是一座1500平米的3层小楼,除了几间办公室,其余的房间都作为活动室对辖区内的居民免费开放。工作人员田冬梅介绍,活动中心成立还未满两年,就吸引了20多个百姓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到这里来排练。每年,以迎新春、体育文化节、夏日文化广场等为主题,并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将近50场。
“最初就是到这来参加演出,觉得条件不错,附近居民也都说这里方便,于是决定把排练场地定在这里,”体育馆路街道民乐队团长崔华明说。来文化服务中心之前,乐团的成员常常到天坛“野玩”,就是大家到公园里的露天场地去练练琴、拉拉曲,碰上刮风下雨就只能暂停。自从在街道找到了这样一个固定的场地,崔华明和他的民乐团就再也没有中止过排练。
体育馆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人气儿”聚起来了,模特队、舞蹈队、瑜伽队等团体都来了,文化服务中心也开始不再单纯提供场地,而是着手为优秀团体寻找专业老师,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街道除了为这些百姓文艺团体提供场地、找老师之外,暑期,文化服务中心组织趣味体验学习活动,让青少年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中心还给每个居民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组织“社区好声音”,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明星。
■ 背景链接
“体育馆路模式”拟全区复制
体育馆路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正在整个东城区复制。年初,东城区区长牛青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东城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实现区、街道文化中心硬件设施达标率100%,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网站,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