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大学阶段是产生新烟民的高危期

2013年05月2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近年来北京部分高校已陆续出台了控烟规定,设置了无烟区和吸烟区。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按照规定都已成为无烟校,不少大学也专门设定了无烟区和吸烟区,很多学校也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控烟教育,但校园控烟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高校内,调查显示,大学阶段成为产生新烟民的高危期,大学生往往受同伴、教师吸烟等因素影响,便开始吸烟成为烟民。

  大学生的控烟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控烟协会在2011年对800所高等院校的暗访评估显示,只有16所高校无烟环境得分超过60分,仅占2%,有83.63%的高校得分在40分以下。北京61所被调查的高校中,只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分数线进入了及格的行列。在被暗访的高校中,北京地区总体分值较低,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北京高校的平均分只有29.30分。

  近年来北京部分高校已陆续出台了控烟规定,设置了无烟区和吸烟区。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就发出“无烟倡议书”,并规定校园内禁售烟草。但由于很多高校缺乏强制性措施,控烟效果也并不理想。

  记者在北京部分高校走访中看到,大学生在教学楼、宿舍或校园吸烟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高校校园商店里也卖香烟。

  北京某高校一位大三学生说,他就是在大一时学会抽烟的,他们宿舍里有一个烟民,跟着那位同学学会了抽烟。“我学抽烟主要是觉得抽烟挺man的,但我们宿舍的其他人都不抽烟,并且对我们抽烟也很反感。除非宿舍没有其他人,否则我们都到楼道或厕所去抽烟。”

  “大学阶段是产生新烟民的高危期,大学生也可算作控烟最难的一个群体。”所超解释,“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其吸烟已经难以受到有效的约束。同时再加之,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曾尝试吸烟或吸烟,在大学阶段受同伴、教师吸烟等因素影响,便开始吸烟成为烟民。”

  ■ 学生烟民

  “文艺青年”喜欢抽烟

  ●张文,北京某高校中文系大四学生

  我的父母都不抽烟,上大学前我对吸烟也一直比较反感,由于我就读的高中管理很严格,我周围的同学也没有吸烟的。上大学时出于对文学的喜爱,我报考了中文系。

  上大学后,我们宿舍就有两个同学吸烟,他们都属于“文艺青年”,自己也经常写诗、写小说。当他们写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吸烟。有一次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吸烟,他们的回答很相似:有助于思考和创作,烦心的时候抽支烟也能舒缓情绪。我将信将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也开始学着吸烟。刚开始,完全不能体会吸烟有什么好,只觉得呛人。但过了一两个星期之后,我竟然也习惯了,每次写东西写不下去的时候都会点支烟,慢慢整理思路。后来我抽得越来越多,上厕所时抽,吃完饭后也抽,有时和同学在宿舍楼里碰到,也会互相递支烟,一边抽着一边聊聊天,感觉很惬意。

  而且我们系很多老师也是抽烟的,虽然他们在学生面前不抽。再联想到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是抽烟的,他们拿着香烟的照片总让人觉得充满文人气息。我认为,中文系的男生是应该抽烟的,烟可以化作你气质里一部分。渐渐地,我也觉得抽烟确实能让我沉静下来思考,写写东西。尤其有心事、烦闷的时候,抽支烟能让我感觉好很多。我感觉自己已经离不开香烟了,大概一天能抽一包烟。

  父母知道我抽烟以后,没有特别反对我,只是告诉我要少抽。我现在的女朋友也没有劝阻我戒烟,她觉得我抽烟也没什么。倒是有朋友劝阻我戒烟,跟我说吸烟有多大危害。其实这些我也清楚,但抽烟的人不也有长寿的吗?我觉得假如自己因吸烟患病也不会后悔,有得就有失,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