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名词解释
中国的土司制度 是历史上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笼络政策。从元朝开始,管理制度更为严格,明朝则进一步完善,清代大量改为流官制,使土司制度几近瓦解。根据《中国土司制度》作者龚荫的统计,从西北、西南至华南,全国先后出现的土司数量是2569家。而在所有的西南土司中,以海龙屯为代表的播州杨氏土司是最大的。
杨氏土司 贵州遵义地区古称“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播州为杨氏土司世袭统治,南宋为抵抗蒙古大军进攻,杨氏在龙岩山构建军事堡垒龙岩新城(海龙屯原名),成为了杨氏土司的军事大本营,也是其行宫所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央决定剿灭杨氏,明军和杨氏土司军队40万人在龙岩山谷间厮杀,结束了杨氏家族在播州700余年的统治。平播之役耗费了万历15省的财政,有历史学者认为客观上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