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北京新闻·民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北京新闻·民生
上一篇

“371来电吸费”可能性非常小

网传371、372来电接听吸费、“偷”手机通讯录;专家称不可能,从没听过此类案例

2013年06月02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邢世伟)近日,一则接听371、372开头电话,会被高额收费并盗取通讯录内容的传言在网络上流行。

  传言称,如果收到371、372、375字头的电话,不要接听和回复,会收取120至320元的费用。另外,通话3秒就会被盗取电话内的资料。

  传言还说,这类电话由外国的公司控制,专门盗取电话通讯录和银行资料。

  记者了解到,这个传言在网上、微信朋友圈中传播较广,网友们都很担心这个传言是否是真实的。

  昨日,记者分别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三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称,目前尚未接到371、372、375开头电话吸费并盗取通讯录的投诉。

  中国移动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说接听电话也会被收取高额话费的情况。目前,这类声讯台电话已经非常少,也很少有人拨打。

  记者从北京警方处了解到,他们也没有收到这类电话的投诉或报案。

  焦点1 接电话可能会被高额吸费吗?

  电信专家项立刚称,一般来说,“电话吸费”的情况仅限于拨打声讯台电话。2008年开始,工信部对声讯台或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了专项治理,这类服务已经差不多被清理完毕。

  项立刚称,从技术上讲,接听电话吸费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现在很多电话的接听都是免费的,各大运营商的安全技术也较为完善,突破运营商安全技术去吸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更不可能得出收取120元至320元这么准确的费用数据。

  焦点2 通话时手机通讯录会被盗吗?

  对于该电话盗取通讯录内容和银行资料的说法,项立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语音和手机通讯录及相关资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没听说过有这种技术。即使在国外,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此类技术和案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