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加勒比音乐节、狂欢节众多,办音乐节可促进加勒比音乐在华传播
| ||
|
习近平主席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际,特多总理比塞萨尔提议每年在华举办加勒比音乐节。从事加勒比音乐研究多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表示,这个提议如能实现,将会极大促进中国民众对加勒比音乐的了解。
加勒比人能歌善舞
陈自明今年已经81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拉美及加勒比音乐。他介绍说,加勒比地区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
加勒比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产生了不同人种、文化的碰撞、冲突、渗透、融合,形成了加勒比音乐文化的地理基础。加勒比地区很多国家都很小,但音乐的影响却非常大。
“古巴的音乐在整个拉美是最活跃的,影响了整个西半球。”陈自明介绍说,有一位舞蹈家曾经说过,“今年古巴哈瓦那刮什么风,明年纽约就下什么雨。”古巴音乐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加勒比地区人们能歌善舞,一般歌舞难分,比如古巴的恰恰、伦巴、曼波;牙买加的雷鬼,特多的钢鼓和卡利普索都非常有名,其他各个小岛也都有自己的歌舞体裁。”陈自明表示,习近平主席正在访问的哥斯达黎加,民众受西班牙音乐影响比较深,乐曲是以传统的西班牙乐曲为主,也非常好听。“在加勒比地区,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就进入了歌舞的天地。”
加勒比音乐节纵贯全年
加勒比地区每年有众多的狂欢节和音乐节。特多的狂欢节,规模和名气仅次于巴西狂欢节。特多的卡利普索音乐节,持续长达一个月。
加勒比地区举办狂欢节和音乐节的传统由来已久。加勒比地区的农民,都在自己的耕地附近建造房屋,相互之间距离比较遥远。为了打破这种孤立和寂寞的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举办各种地方性节日。
于是,大大小小的音乐节纵贯全年,特多的狂欢节、圣卢西亚爵士音乐节、多米尼加的世界克里奥尔音乐节、牙买加的雷鬼音乐节等,都非常有影响。
■ 揭秘
特多钢鼓源自汽油桶
1980年,特多政府几个部长访华,带来了特多的钢鼓乐队,陈自明就是当时接待队伍的一员。他表示,从那时接触钢鼓后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陈自明说,钢鼓声音清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钢鼓竟然是用汽油桶做成的。“上世纪乐器界有两大发明,一个是电子乐器,一个就是钢鼓,破烂的汽油桶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陈自明介绍,钢鼓起源于特多,二战结束时,特多首都西班牙港的人民倾城而出,进行狂欢。人们随手拿起饼干桶、垃圾箱盖、玻璃瓶来敲打,表达他们的喜悦与欢乐。音乐爱好者从这些金属制品发出的清脆声中得到启发,不断试验,终于用汽油桶制作出钢鼓。现在,一套钢鼓要3万多美元。
陈自明说,钢鼓的特点是在一个面上,可以敲出不同的音高。这可以说是突破了敲击乐器音响的一般规律,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与其他乐器相比,钢鼓非常年轻,但却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现在已经传到了美国和欧洲,备受欢迎。陈自明说,“钢鼓非常热烈欢快,年轻人肯定很喜欢。我希望能把钢鼓中国化,演奏中国的曲目。”
陈自明说,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能够带动国内对拉美、加勒比音乐的关注。“我对此充满信心,因为这些音乐,是新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高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