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在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在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听王亚民说《紫禁城》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如今的《紫禁城》,以故宫藏品为依托,视觉之美,更是手到拈来。

  【读刊】

  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王亚民先生,是资深的出版家,早年主持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时候,策划了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名家全集,在读书界风行一时。今年故宫的《紫禁城》杂志改版,听说王亚民便是幕后的推手。果然,从最近几期的杂志来看,主题的厚重与集中,很有当年那种“大全集”的神髓。甚至,一本杂志在手,已经让人有点分不清楚到底是一本杂志,还是一本主题书了。

  最近几年,图书的杂志化,是不小的潮流,但让原本固定的期刊变身为主题书,却不多见。前几天大型文学杂志《江南》宣布今年第三期将打造为作家宁肯的专题,把作品、评论、访谈等熔为一炉,算是相当有勇气的创举。不过这毕竟只是偶一为之的特例,《紫禁城》杂志的改版,与此异曲同工,却坚持为常态,只是焦点并非作家,而是与故宫、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特定主题——比如四月号的“清明时节”,比如五月号的“十二美人”。

  前些天曾经与王亚民先生聊起《紫禁城》杂志。在如今的收藏大潮当中,以故宫博物院的底蕴,《紫禁城》如果变成一卷收藏指南,大概可以领一时的潮流了。但《紫禁城》显然志不在此,而是更愿意在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上面做文章。前几年,杂志的学术气息颇浓,却毕竟有点养在深闺的感觉,文化传承的意境有了,但读者面似乎还不够大。所以今年新《紫禁城》的变化,特意强调了“传播”这个层面,期望真正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入门阶梯。

  作为传统文化读本,《紫禁城》的传播路径何在?王亚民拿出了当年在河北做出版时的两样法宝。一是大,二是美。当年他主持的几大套书,诸如“世界艺术全集”、“东瀛美文之旅”之类,在视觉方面,堪称惊艳。如今的《紫禁城》,以故宫藏品为依托,视觉之美,更是手到拈来。翻开书页,“笔记岁时”扑面而至,先为整卷定场。当月的两个节气,几百字的几条相关掌故读下来,已经有气定神闲之感。这样静下心来,就可以进入真正的文化大餐了。

  这个月的《紫禁城》,大餐是雍正的“十二美人图”。160页的杂志,倒有140来页给了这个大题目。其实几年前,雍正的这组画已经出过专著,不过因为专业的缘故,读者未必多。现在由扬之水、祝勇、赵广超、林姝等不同专业的作者从不同角度重新点评雍正的这组画作,已经有了一种历史重构的意味。

  这当然不是书,因为围绕同一主题的,是不同角度的文章,难成系统,但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志,因为它的主题太集中了。王亚民说,从清明到冬至这样的岁时节气、从十二美人到宫廷匠作,各种主题随便排下来,一两年都够用了。把这些主题书排在一起,足不出户,也能在纸上遨游故宫了……□涂涂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