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社科
上一篇

另一所西南联大的“坝上风流”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华西协合大学旧影。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岱峻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5月版

  □书评人 罗不特

  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去后方。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似这般寒云惨雾和愁苦,诉不尽国破家亡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走他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迫于局势,先后迁至蓉城。1941年太平洋战火点燃之后,燕京大学被迫解散,旋即复校成都。这四所高等学府与当地的华西协合大学均为教会大学,形成“Big Five”,遂有华西坝五大学之称。五大学共有文、法、理、医、农等五个学院六七十个学系,论规模,论师资,论成绩,可以说毫不逊色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

  对于这几所教会大学,关注民国史的读者可能久闻其名,但真正有深入了解的,恐怕并不多。至于战时教会五大学的“坝上风流”,多亏了岱峻先生的筚路蓝缕之功。《风过华西坝》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让我们得以穿过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尘埃,聆听先贤的謦咳,瞻仰大师的风采。

  1941年7月26日,西南联大的罗常培教授来到成都,“参观华西、齐鲁、金陵等大学,会到张凌高、刘世传、陈裕光、吴贻芳四位校长,高巍巍的楼房,绿莹莹的草地,看惯了我们那茅茨不翦,蒿莱不除的校舍,来到此俨然有天上人间之感”。这“天上人间”究竟咋样呢?

  全书主体共十二章,在我看来,大约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况(即第一章),讲述五大学荟萃坝上的缘起。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可分别视为生活篇(衣食住、图书馆、茶馆、躲警报、体育锻炼、音乐话剧),情感篇(学生的恋情、教师的情感波澜和婚姻变故),社会篇(教育抗战、学生运动、从军运动、地下党的革命活动等)。第三部分(第五至十一章)是重中之重,简言之,是学术篇,详尽介绍了五大学之学人风采及成绩。譬如,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系”的燕大新闻系作育英才,彪炳史册;洋学堂的中国学也不容小觑,燕大有萧公权、李方桂、陈寅恪和吴宓等“四大名旦”,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则有顾颉刚和钱穆这样的史学巨擘;华西大学的人类学独树一帜,号称“华西学派”,它的社会学研究也有声有色,蜚声学林;金大拥有全国最好的农学院,扛得起“农业大国的金字招牌”;“东有齐鲁,西有华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战时中国的医学圣殿;出身金陵女大的刘恩兰、胡秀英、吕锦瑷、郑小瑛各有成就,巾帼不让须眉。第四部分(即第十二章)是对这段绝唱与骊歌的反思和纪念。

  抗战打了八年,岱峻先生为撰写这部作品,也倾注了八年的心血。这部力作的诞生,完全是他这些年来致力于民国学术史研究的结果。在此之前,他发现了李庄,相继写出《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民国衣冠》等颇受好评的作品。从本书自序可以看出,《风过华西坝》的问题意识就来自他以前的学术积累,而且他定居成都,寓所紧邻华西后坝,占地利之便,得人和之宜,诚可谓胸有丘壑,水到渠成。

  作者甘于埋首故纸堆,做苦行僧探访历史现场,而且做过数十次访谈,所以书中保留了不少珍贵的史料,也采用了大量难得一见的照片,后人如果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本书是必须细读参考的。

  当然,本书有些地方似可再作斟酌。第一个缺憾是个别章节安排有失妥当,比如第三章谈蔡文娜、熊佛西的情感两节,感觉稍微逸出了本书的主题,倘若单独结集,或更合适。第六章想要处理的是教会大学中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以及传教士与中国师生之间的问题,这其实是本书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夹在第三部分“学术篇”中,显得不尽整饬。第二个缺憾是有些议题未能充分展开,除了上面提到的外来文化与中国境遇的问题,还有成都地方整个氛围(社会经济文化形势等)与五大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蔡文娜一节就涉及地方势力的介入),以及五所高校之间的博弈,这些问题都值得分辨厘清。

  瑕不掩瑜,这到底是一部厚重沉实之作。坝上风流,因岱峻先生之笔墨,而为人所瞩望,确然功不唐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