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下一篇

改革的代价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大学小言

  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成才之路存在巨大差异:前者注重灵感与才华,后者更强调积累与熏陶。问题在于,为了便于管理,目前国内(包括香港)各大学的博士培养,都倾向于文理同步,加快速度,早出人才。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两年前,在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做学术评鉴时,某国际著名学者称:相对于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全是本校毕业生,香港中文大学的状态更为合理,教授们来自四面八方,毕业于世界上各著名大学。我在发言中略做辩解,称十年前北大就不留自己的应届毕业生了。在场诸君听了很惊讶,说外界都风传,北大人眼睛长在头顶,除了若干美国名校,不要外校的毕业生。

  十年前,北大有一场人事制度改革的论争,因校方的操作方式及语言表达不太妥当,引起教师们的激烈反弹,导致此原本立意甚佳的改革举步维艰,最后真正落实的,大概就剩下《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规定》中的这一条:“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学缘结构,原则上不从本院系单一学缘的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教师。”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有缺陷,但相比此前“直接留校”的做法,我认为这一硬性规定有其合理性。这其实是国际上很多著名大学的共同做法,并非我们的独创。这些年,不断有教授要求突破这一规定,但校方及各院系领导还是顶住了。

  做行政的人都明白,一旦回到“直接留校”,那就不是“拼爹”就是“拼导师”了。有了这条硬性规定,起码我们不再为今年到底该留哪个老师的学生而争吵。所有在北大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的学子,都得出去闯荡江湖(或就职,或做博士后),表现出色的,两年后方可申请我们的教职。

  可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你卡住了本校毕业生,外校的申请者呢?之所以外校应届毕业生来北大求职鲜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排外,而是评价尺度变了。以北大中文系为例,我们的学制是硕士三年,博士四年,若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一年,回来还得延长学习年限。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学位,两年后才能回来申请本系教职。若从大学毕业算起,北大学生要经过九到十年的奋斗,才有可能前来竞争北大中文系的教职。而国内很多大学(包括香港各大学)的学制是二加三,也就是只需五年的跋涉,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可以向北大申请教职了。

  即便是同样资质,五年与九到十年,这巨大的时间差,注定了各自的业绩不太可能“等量齐观”。因此,常有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研究生问我,将来毕业后能不能到北大教书,我说很难——除非你智力超群,且表现特别出色。原因不太复杂,关键就在于两边学制的差异。那美国的呢?你们中文系近年不是录用了好几名欧美名校应届毕业的博士吗,为何厚此薄彼?其实,看学历你就明白,在欧美名校念人文学方面的博士,也都是需要熬年头的,很难速成。

  这就说到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成才之路的巨大差异。前者注重灵感与才华,后者更强调积累与熏陶,所谓28岁的正教授或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这在人文学领域是不能想象的。同样道理,在欧美名校拿博士学位,理科明显也比文科快。问题在于,为了便于管理,目前国内(包括香港)各大学的博士培养,都倾向于文理同步,加快速度,早出人才。

  北大也想追赶潮流,但走得比较慢,因内部意见不统一。很多老教授认定,人文学的博士就该沉潜学问,不应搞急就章。只是“慢工出细活”的博士培养方式,能否抵挡得住“多快好省”的扩招大潮,实在没把握。因为,等你把刀磨好了,很可能树已被砍光,英雄无用武之地,怎么办?(12)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