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成全国政法工作新思路;江苏苏州等地的探索被视为“平安中国”范本
| ||
|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央政法委全国性会议,在苏州召开。选在苏州,并非因为它景色宜人。两天的会议,组织者没有安排景点参观。
会议主题是“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中央政法委描述了“平安中国”的未来图景,而江苏苏州等地的探索,被视为“平安中国”的范本。30年前,邓小平在苏州提出小康社会愿景,其中包含平安建设方面的内容。
有评论认为,新一届中央政法委工作思路逐渐清晰,一个“大平安”体系正在形成。“平安中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平安中国词条】
什么是“平安中国”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褚松燕说,它应包括三个层面,社会治安良好,有完善的矛盾冲突解决机制,财富公平分配;国家保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的安全,为民生和公民权利的救济和保障提供公平的制度环境;每个人对自己负责。
为何再提平安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指出,中国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存在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中国要稳稳当当发展下去,关键是要保持社会稳定。
为何选苏州作范本
30年前,邓小平在苏州考察之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愿景。其中包括“人民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内容。10年前,江苏提出“平安江苏”口号,在全国属首例。同年,中央综治委推广经验,“平安建设”在中国兴起。目前,苏州已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六连冠”。
新的思路
十年后再倡平安建设
今年1月,孟建柱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之后的首次全国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建设了“平安中国”。这是落实十八大“深化平安建设”的要求。“平安中国”正式成政法工作目标。
5月31日,中央政法委再次开会,决定建设领域更广、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
而今年1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已经两次就政法工作作出批示,而且两次都提到“平安中国”。习近平表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孟建柱此间指出,中国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存在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中国要稳稳当当发展下去,关键是要保持社会稳定。
舆论认为,高层为今后5年的政法工作新思路定了调。
2003年,中央政法委就曾开展“平安建设”。2008年以后,中央政法委的工作重心被确定为“三项重点工作”,包括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10年之后,中央政法委又一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平安”上。
在学者看来,与之前的社会管理创新相比,“平安中国”提法,显示出公权力机关自身定位的变化。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褚松燕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平安中国”是把政府放在整个社会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能引起社会公众的价值共鸣。
有接近中央政法委的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思路看,政法委更多地利用法律思维,会更多侧重顶层设计,从整体上推动工作。
为“平安中国”画像
要我拆迁到我要拆迁
选择苏州作为“平安中国”的示范区,不是偶然。
30年前,邓小平在这里考察之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愿景。其中包括“人民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内容。
10年前,江苏提出“平安江苏”口号,在全国属首例。同年,中央综治委推广经验,“平安建设”在中国兴起。
在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看来,如今,平安苏州有几个关键词:拆迁,外地人,“技防”。
征地拆迁已被很多官员视为“天下第一难”。苏州吴中区官员则介绍,在这里,“要我拆迁”已成“我要拆迁”。
以国家级景区、苏州市区石湖为例,当地介绍,2012年一期整治,涉及当地户籍人口5044人,流动人口9550人。整个拆迁过程,零强拆,零上访。拆迁户就近安置,房子一套变三套。安置房房价为同期周边商品房的一半,政府还安置拆迁人口就业。
除了拆迁,外地人融入也是不少城市的难题。早在1995年召开的“社会发展及进一步行动”的世界峰会,就将“社会排斥”视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不利于“稳定、安全、公正”的社会的建立。
在苏州,一本近200页的册子,告诉你,到苏州怎么融入这里。手册最后甚至列举了上百个常用苏州话的含义,比如,“伲”,是我们,“奈”是你,“白相”就是玩。
这本手册,叫《新市民手册》。外地人到苏州,都可拿到一本。苏州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是该手册编委会的主任主编。
从四川泸州到苏州打工,现已在苏州买房的宋久禄认为,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居住证制度,在教育、住房等方面,可以基本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通过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等积分,还可以落户。
目前,苏州登记流动人口已超650万。“苏州人不排外、不欺生。”宋久禄这样评价了他生活了13年的地方。
“平安”的技术支持
“雁过留声”的科技防范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苏州的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县级市昆山则一直位列全国百强县首位。苏州还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六连冠”。
“我不敢说这里可以夜不闭户,但至少在晚上你可以放心上街。”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一位官员这样描绘他眼中的“平安”。
昆山是苏州第一个验收的“技防城”城市。“技防”,即用科技防范。
苏州公安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苏州自动抓拍系统形成三道防线,并在江苏率先实现联网运行,基本做到“雁过留声,车过留影,人过留痕,事过留迹”。昆山警方去年查办的达到治安或刑拘以上的案件中,有1576件通过监控破获。
高科技不只体现到监控上。张跃进介绍了这么一个案子。一个金店被抢,蒙面嫌疑人跑了很长时间,店员才报警。嫌疑人没留下指纹,但案子两天就破了。警方在现场提取了一块儿生物检材,在信息库中一查,与昆山一起治安案件的嫌疑人特征吻合。
张跃进说,这得益于苏州公安的DNA信息库。
苏州公安的DNA信息库,已超过80万份。2012年,利用DNA技术直接破案超过传统的指纹破案数量,科技信息化手段破案占比超80%。
张跃进说,有了这些,“一些低级错误就不会犯了。”
平安还和苏州细致的工作作风分不开。
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当地公安局要求片警走遍辖区的每个住户,采集住户信息。
锦丰派出所所长黄晟介绍,他们专门培训了如何敲门:如果很使劲地敲,砰砰砰,别人的反应一定是——“谁呀!”如果轻轻敲三下,别人的反应会客气很多——“谁呀?”
该所制作的警民联系牌,有片区民警各种联系方式。牌子上还有一小条广告。黄晟说,一方面解决经费问题,一方面也避免广告随意乱贴。
一女市民曾给民警发来短信,说不想活了,请求民警给孩子找个好人家。民警接到信息后,因为有详细的资料,马上通过手机号码查到了市民是谁,住在哪儿,及时赶到救下已割腕的当事人。
能否借鉴
“这代表一个方向”
今年4月,孟建柱到苏州等地考察之后,希望江苏能成为平安中国的示范区。
于是有了5月31日和6月1日,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及各省级政法委书记和综治办主任等人分乘大巴车,到苏州考察,感受“平安”的过程。
对于苏州市区石湖的拆迁,蒋宏坤曾介绍,他们制定了优厚的拆迁政策,群众失房不失利,拆迁得实惠。
太原市长耿彦波考察之后,打电话给太原规划局长,让他带人赶到苏州。他希望能借鉴苏州拆迁的经验。
耿彦波也意识到,完全照搬肯定有难度,“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不过,“这里代表的是一个方向”。
吉林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姜德志则对“技防城市”赞赏有加。根据媒体的报道,他曾这样表示:“平安中国”建设须靠科技支撑,苏州等地公安提供了一个样板。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