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5: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上一篇

美术馆诞生记:“难产”的艺术宝库(2)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戴念慈设计中国美术馆造型借鉴了莫高窟标志建筑“九层楼”(第96号窟,高45米)。

  (上接C特04版)

  设计:造型参考敦煌“九层楼”

  中国美术馆的主楼馆舍为古典阁楼回廊式建筑,高檐飞脊,金色的琉璃瓦配以玻璃花饰和乳白色面砖突显民族风格。

  这一颇具民族风格的建筑是由老一辈建筑师戴念慈完成。尽管此前他从未设计过美术馆建筑,“但他的理念和实际探索,直到现在来看都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范迪安指出,戴念慈当时考虑美术馆被称为艺术宝库,那就在设计上将宝库这个词形象化,“他想到了敦煌,莫高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代表。”

  由此,戴念慈汲取莫高窟96号窟“九层楼”飞檐古典形式,正门廊及廊榭采用大屋顶式,略作点缀,与中间顶部的阁楼相呼应,其他部分则设计成平顶以解决展厅顶部采光。

  在中国建筑传统中,从汉代起就有九层塔式建筑,莫高窟“九层楼”高45米。中国美术馆前馆长杨力舟告诉记者,戴念慈借鉴了塔式造型,但又不可能做成莫高窟那么高,为此他把飞檐压缩重叠在塔顶上,做了七层。

  可贵的是,如此富有民族气息和传统审美的建筑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了现代功能。范迪安说,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很多博物馆,类似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都是从皇家宫殿转成博物馆,很多现代美术馆建筑都未问世,“戴老的设计既具备美术馆展览作品需要的宽敞、光线明亮,也注意到观众的欣赏、交流、需要公共交往空间。所以这个设计在功能上是比较先进的,很有先见之明。”

  插曲:周恩来补充长廊和竹子

  在戴念慈的设计方案实施中也发生过小插曲。中国美术馆前馆长杨力舟回忆,当时在民族化的理念之下,美术家们都觉得这个方案很吻合国家美术馆和国家艺术宝库的定位,美术家投票选中了这个方案。不过,周恩来总理还是有一点不满意,“周总理说这是城市的建筑,还应该有城市园林的特点,是能让观众、人民休闲的环境。因此他建议加上长廊,种上竹林。”

  为此,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张谔特意到青岛买来竹子种下。杨力舟清楚地记得,由于竹子扎根很深,破坏地基,唐山大地震时美术馆损坏严重,大修时,有人建议把竹子去掉,把长廊地面建成商店,张谔听闻非常气愤,“他说那可不行啊,那是周总理种的竹子,可不能弄掉!”

  除此,在画家黄永玉的回忆里,中国美术馆三楼的栏杆也是周总理设计的。此外,当时周总理还提议在回廊底下应该有水围绕。“不过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引水较困难,这一方案未能实现”梁江透露。

  1963年中国美术馆整体完工正式亮相,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也经历了两次大修。也曾有意见希望将中国美术馆“推倒重建”。

  杨力舟回忆,美术馆施工正好在1959年到1962年期间,是国家的经济困难时期,因此施工的质量不够好,“多数在冬季施工,在洋灰里面,掺杂了很多咸盐。而咸盐对钢筋是有腐蚀作用的。因此,在1976年唐山地震的时候,当时在北京的各建筑损害最大的就是中国美术馆,横梁断裂,地基下陷,主楼向东倾斜。”

  为此,1990年中国美术馆主楼实施了第一次大修,主要目的是抗震加固。12年后,国家又投资1.4亿元对美术馆主体建筑进行改造和内外装修,使展出条件、设施标准得到了很大提升。2003年主楼改造装修完成后,建筑形象、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楼宇自控、恒温恒湿、消防报警等均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

  ■ 花絮

  画库“迟到”三十多年

  当年戴念慈根据使用功能,将美术馆分成了展览部分、供应服务部分、办公部分、公共活动部分等。在设计蓝图中,除了取意于敦煌的主楼外,美术馆西有画库、东有放映厅,北有陈列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最后压缩只建了主楼。

  这栋主楼30年来既是展览主体,也是办公室,楼顶的小房间成为藏品存放室。随着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不断增加,缺少画库的矛盾日渐突出。

  刘开渠等老馆长在任时曾多次呼吁尽早建画库。1995年,在现址用地范围内建设了4000平方米的藏品库及配套用房,历时3年,1998年底竣工。“主楼后面的地皮是中国社科院的,文化部用了另一处基建房子与社科院进行1:1的交换,修建了藏品库。”

  中国美术馆新画库面积达4143.5平米,地下三层地上二层。外檐采用黄色琉璃女儿墙,牙白色釉面砖,与美术馆主楼外观风格协调统一,除雕塑库外,藏品均采用可移动型密集柜、密集架储藏。防火防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