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展&青年美展
| ||
| ||
|
多年来,作为国家重要文化设施之一的中国美术馆,已成为广大美术家和观众心目中的艺术圣殿。在这个艺术圣殿里,举办的大大小小艺术展览不计其数,但有两个展览最为知名影响力也最大,一个是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称全国美展),一个是全国青年美展(简称青年美展)。多年来,作为全国艺术界最大“选秀”的“星光大道”,全国美展和青年美展在美术界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曾几何时,不少地方艺术家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挂在中国美术馆的墙上,对展览报以相当的热情,其创作态度之认真、创作手法之多样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美术未来的希望;同时,多少艺术家因在全国美展、青年美展获奖而轰动全国,名利双收。时过境迁,在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之中,这两大国家级展览活动的影响力已今不如昔。在极度发达的市场与资讯浪潮之中,想成名获利已并非只有参展这一选择,而如何被迫适应新的时代,成为了国家美展的新课题。
全国美展是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部、文联和中国美协主办,每五年一次。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对前五届美展做了追认,还确定了此后全国美展五年举办一次的规则。从第三届开始,全国美展均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而致力于介绍、推荐、选拔青年艺术家的青年美展,可能是展览周期最为漫长的展览。新中国成立至今,这项展示活动只举办了四届。
无可否认的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美展和青年美展,入选并且获奖,是艺术家快速成名的捷径。许多曾在美展上初出茅庐的中青年艺术家,如今大多发展成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现在很多美术院校的院长、系主任,画院的院长,甚至中国美协主席团的主席、副主席,都是在这两个美展中崭露头角的。这也引发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艺术家,前赴后继地加入评选大军。
《父亲》唤醒“人的时代”
对于整个中国美术界来说,1979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这一年之后,殿堂级的全国美展不再能够完全代表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在官方艺术之外,发端于民间的前卫艺术逐渐走上历史舞台。1980年12月21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引起广泛关注:在长两米、宽一米六的巨大画幅上,描绘的是一位农民的肖像,作品用超级写实的手法像照片般精细地刻画出这位被称为“父亲”的老年农民的真实面貌。这是第一次用画领袖像的尺寸来描绘一位普通人。这幅画的作者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三年级的学生罗中立。此届展览中,《父亲》从543件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并刊登在《美术》杂志的封面上。
对于《父亲》,几十年来业界从未吝啬对他的赞美,评论称“这幅画宣告了一个神的时代结束,一个人的时代开始。”随着《父亲》、《西藏组画》、《春城无处不飞花》、何多苓《青春》等作品在青年美展、全国美展上引起轰动,“伤痕美术”的浪潮席卷全国,此后全国美展的作品也不再拘泥于革命题材,而是越来越丰富多彩。当然,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此后风起云涌的中国现代艺术席卷全国,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观念领域,开始同步接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四届青年美展跨越54年
可悲的是,熬过政治寒冬(1957年第一届青年美展距离第二届相隔23年),1980年终于梅开二度的青年美展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面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资金匮乏。当第三届青年美展揭幕时,却又是在28年后的2008年。此届美展中,青年画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对当代人文关怀的思考是与会者的共识。同时,一些批评家也表达出了对本届展览的一些遗憾:“从参展作品看出了青年美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在趋向平和与冷静,可能正是这种平和、冷静的创作心态使本届青年美展的大部分作品都很悦目,但还不够赏心。价值取向各有表达,但难引共鸣,因此也就缺少具有震撼力的作品。”
回头看距离我们最近的这几届国家级大展,评论界给出的反馈高度相似。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指出过分重视题材是历届全国美展的通病,在评选上存在重表面形式、轻价值取向的问题。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规模比第三届要大得多。尽管获奖作品的整体水平被评价为“历届美展最好、最整齐的一届”,但展览负责人、中国美术协会展览部主任杜军却一针见血地道出此届青年美展的概况——“满天星,少月亮。”
C特10-C特11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勾伊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