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2: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那些年那些展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典藏、展览、公共教育、学术建设是美术馆的安身立命之本。其中,艺术展览便是一项集艺术研究、文化研究的结果,也是知识能量的集中体现。半个世纪来,中国美术馆曾数次发挥能量,引进先进文化,成为中国艺术潮流的发生场。在此我们选取了中国美术馆建馆50年来举办的15个重要展览,共同回顾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展。早期美术馆的大型展览往往不仅仅是艺术界的大事,更能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效应,成为载入史册的文化事件。

  1 《收租院》放出美术界“原子弹”

  展名:“《收租院》泥塑展”

  时间:1965年12月19日

  展品:37个泥塑和大型图片

  1965年,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中,四川美院雕塑系师生和民间艺人围绕刘文彩对农民的盘剥创作了大型群雕《收租院》,其中包括群雕114人,道具108件,分交租、验租、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上山打游击7部分。

  当年全国美协负责人华君武视察看了以后觉得很震动,当时就表示《收租院》是中国美术界的原子弹,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后,全国美协副主席、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来到庄园,正式通知该展览准备进京。

  1965年12月19日,复制的37个泥塑和完整的大型图片出现在中国美术馆内(图1)。没想到观众的反应如此热烈,郭沫若就先后两次到中国美术馆看这一展览。

  “每天将近一万人参观,共有300万人登记”。当年参与创作的王官乙是四川美院雕塑系应届毕业班的任课老师。他记得,展览期间的一个夜晚,北京的冬夜温度为零下18度,华君武与他在中国美术馆外看到有十几人在排队,等着第二天能进去参观《收租院》。天寒地冻,他们就裹着被子,“还不时地跳一下,活动一下手脚。华君武看了以后很心疼,就让他们进到美术馆回廊里,”王官乙说大家一开始还不同意,怕第二天就排不上队,不算数了。后来在保证能进美术馆后,才“转移阵地”。

  这颗“美术界原子弹”除了震撼国人外,也引起国外关注。王官乙说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前一天的“预展”上,七八个西方国家大使要求《收租院》展也能去他们国家展览。因为从艺术作品本身来看,收租院就像是幅中国画卷,也是文艺复兴以来写实传统的最好体现。而恰恰是这种写实传统与中国写意相结合,吸引着西方艺术界。

  2 “星星”之火点燃艺术自由

  展名:“星星美展”

  时间:1979年9月27日

  展品:23位艺术家163件作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三年中国艺术出现爆发之势。艺术史家巫鸿告诉记者,在全国上百个画会中,“星星画会”比较特殊,在改革呼声上走得最远、最激烈。而他们在中国美术馆外东侧的街头公园公共空间组织展览,将自己的画作挂在大街上,从而引起大家关注(图2)。这种追求自由和自我表达的艺术诉求,立刻引来官方的反对。第二天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北京市东城区城建局以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为由,责令展览停止。11月23日,展览由北京美协筹备安排到北海公园画舫斋展出。

  不过,1980年8月,第二次“星星美展”则名正言顺地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展览最多的一天有上万人排队参观。当时的口号便是“我们不再是孩子了,我们要用新的、更加成熟的语言和世界对话”。

  “星星美展”的策划人之一黄锐向记者回忆,第一届原本想在中国美术馆内展出,为此他们向北京美协递交了材料,希望能在9月前举办,“但由于我们的复杂性、多元性,美协内部有不同声音,没有给答复。正好这时中国美术馆要做全国美展,我们觉得不能再拖了,所以我们就在外面做了一个非体制性的展览。”

  为此,“星星美展”成为当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无数艺术爱好者或民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刘野说当时这些悬挂在美术馆外栅栏上的作品令他震惊,“原来还可以这样画画!”但也有观众留言:“看了‘星星’画展,一种难以名状的恶心、厌恶,使我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折磨,我不认为这就是艺术!”

  在黄锐看来“星星美展”突破体制、突破形式,又以不屈不挠的形式出现,这让它成为中国当代文化运动的揭竿者。

  3 波士顿博物馆绘画见证中美外交

  展名:“波士顿博物馆美国名画原作展”(图3)

  时间:1981年9月1日

  展品:70幅

  波士顿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馆藏作品也曾充当了中美建交后的文化使者。该展是在华举办的第一个美国大型艺术展览,馆藏画中被列为珍品的美国历代名家的70幅画作,主要展现了美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风格。但方力钧曾说过,其中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以“十示”系列闻名的抽象画家丁乙也表示是在这次展览里第一次见到美国抽象艺术作品的原作。

  4 毕加索“情人”展示西方现代派

  展名:“法国毕加索绘画原作展”

  时间:1983年5月6日

  展品:毕加索油画、版画作品28件

  西方艺术大师中最为中国大众熟知的是毕加索。因为毕加索画的和平鸽曾出现在中国的邮票上。1983年毕加索作品的这次大规模中国行,首次由法国毕加索博物馆带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油画15件,版画13件,创作时间从1904年至1970年间。其中包括毕加索在1924年创作的《扮成丑角的保罗》,以及屡次给毕加索画作赢得身价的情人系列,如《朵拉·玛尔肖像》(图4)。

  当时的中国观众还不能完全接受毕加索的现代派风格,展览引发了巨大的争论,焦点在于毕加索的画不能“悦目”,甚至是“不堪入目”。

  5 劳申伯格颠覆中国艺术家观念

  展名:“劳申伯格现代艺术展”

  时间:1985年11月15日

  展品:用报纸、照片、轮胎等现成品创作的装置与综合绘画

  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这位美国波普艺术的先行者在1985年带给中国美术馆建馆后首次颠覆性的展览。“纸板和垃圾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图5)占满了中国美术馆一层的三个大厅。不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连中国艺术家也不禁摇头感慨:“原来艺术还有这样一种玩法!”劳申伯格对现成品的娴熟运用,对青年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家王鲁炎向记者回忆了当年与劳申伯格会面的场景。他们在美国记者朋友何莫乐的公寓里办了一个以抽象绘画为主的小型展览,“劳申伯格迟到了一两个小时,他一进来逐一与我们用力握手,看着每个人的眼睛问我们的名字,没有敷衍了事。”王鲁炎还记得当有人问劳申伯格怎么看这群中国业余艺术家的作品,他的回答是,“艺术家之间是不互相批评的”。“我们中有艺术家说,‘中国艺术家跟你们美国艺术家不同,背负着五千年的文明包袱’。王鲁炎称,当场劳申伯格就表示不认同这一说法,他说:“你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劳申伯格双手从他背上拿走‘包袱’扔出窗外。然后他说道:‘传统在你的血液里,你可以完全不要这个包袱’。”

  6 人体油画展冲破大众审美禁忌

  展名:“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时间:1988年12月22日

  展品:靳尚谊、杨飞云、孟禄丁、喻红等艺术家的人体油画

  “文革”结束后不久,各美术院校就恢复了人体写生课。但1988年底,由中央美院油画系葛鹏仁等20多位教师策划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图6)却将原本属于美术界内的展览变成了一场公众事件。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人体专题画展。18天展期中,约有22万人拥至中国美术馆观看展览。中国美术馆前馆长办公室主任吴琼告诉记者,自己看这些画时感觉特别震撼,“它不单单将人体画得逼真,还表现人的情感,感觉像在读一个故事。”不过在她的记忆中,来参观的观众刚一进门就愣了,“因为没有什么美术知识的,一进来就说:怎么进澡堂子了?”但市民对此展的热情仍是高涨的,展览大概展出了一个半月,一天一万多人,“门口都得拉着绳子,武警疏导。我们当时在办公,旁边就是展厅,胶鞋的味道都呛得不行。”

  当然这个冲破禁忌的展览也陷入舆论漩涡中,“一会模特风波,一会学生静坐要求免费参观。”其中展览期间,一位模特被观众认出并遭讥讽,丈夫因此与她离婚;还有一位模特在电视新闻中被公婆认出,并由此引发一场模特儿与美术学院之间旷日持久的官司。

  7 中国前卫艺术“打响第一枪”

  展名:“中国现代艺术展”

  时间:1989年2月5日

  展品:186位艺术家的293件作品,包含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

  中国前卫艺术为自己正名也是希望从走进美术馆这一国家的艺术殿堂开始。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告诉记者,“中国现代艺术展”的意义就在于,在公共的、有国家属性的展览空间,将整个80年代里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公之于世,“我当时在布置时就把最有刺激性的、最能打开人视觉的、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作品都放在一楼,而那些平面绘画则在二楼。”

  由此美术馆一楼右边厅,是观念和装置艺术。而在开幕不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肖鲁面对她在1988年制作的装置《对话》,用一支左轮手枪连开两枪(图7)。至此,经过一连串的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及突发事件后,这个展览已经远远超出策展人的想法,也让中国美术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再度对中国前卫艺术关上了大门。直到今天官方对当代前卫艺术仍莫衷一是。日前,文化部设立的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上,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就指出,798、宋庄等所展现的那部分艺术是属于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当代艺术概念,但这个概念在中国看来则被窄化了,不能全面反映中国艺术当前的创作面貌。

  C特12-C特15版

  受访者: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杨力舟(中国美术馆前馆长)

  吴琼

  (中国美术馆前馆长办公室主任)

  黄锐(艺术家)

  栗宪庭(艺术评论家)

  王明贤(艺术评论家)

  王官乙(《收租院》原创作者之一)

  王鲁炎(艺术家)

  巫鸿(艺术史家)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