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开放型发展,旅游业与这些行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旅游业态类型越发多元化,科教旅游则成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北京海淀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全国堪称一流,发展科教旅游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海淀区中关村科教旅游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2013年,第四届中关村旅游节的序幕也即将拉开。北京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教旅游,创新性地将科教旅游打造成为海淀区继皇家园林、自然山水之后的又一张旅游新“名片”,其影响力和知名度逐年提升。
科教旅游成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平台
新京报:北京海淀区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科教旅游的“领头羊”,有怎样的必然性?
冯军:海淀区的科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科技科普场馆35处、78所高等院校、213家科研机构、1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智力密度最大的地区,也是北京最具人气的旅游区域。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公众迫切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而科教单位也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增加社会认知。
科教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增添海淀区乃至北京的旅游新形象,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还能更有效地促进北京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使其以良性发展模式不断前行。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近几年海淀区科教旅游的发展历程?
冯军:2010年,海淀科教旅游市场初步形成,爱国者、汉王科技、新东方等一批科技企业、教育机构首次对团队游客开放。
2011年,联想、百度、爱国者、中石化、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34家旅游接待单位参与到“科教旅游”的行列中来,红色激情之旅、蓝色畅想之旅、绿色低碳之旅和银色梦幻之旅四个主题的8条科教游体验线路让游客零距离接触科技单位与教育机构,充分感受到了海淀的发展成就。
2012年,有40家单位开始向“科教旅游”开放,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这样的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除了推出精品科教旅游线路外,还推出了院士讲堂、科学夏令营等多项体验性、互动性主题活动。海淀区的“科教旅游”已成为北京科教体验区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成为充分展示海淀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成果的平台。
科教旅游促进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
新京报:“科教旅游”对海淀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冯军:首先,科教旅游有利于产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随着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开放型发展,旅游业与这些类型的事业、行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旅游业态类型越发多元化,科教旅游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发展科教旅游促使科技、教育、文化、农业、商务、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构造新兴的产品体系,在旅游消费拉动的同时,形成产业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发展科教旅游有利于拓展旅游产业结构。科教旅游既是对传统旅游形式优点的借鉴和继承,也是对传统旅游产业不足的弥补和完善,为旅游产业拓展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科教旅游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整合,从而避免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第三,有利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在2012中关村科教旅游节举办期间,直接参与科教旅游节活动的9家旅行社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2%,直接营业收入逾2亿元;参与活动的单位在旅游节期间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增加值超3亿元,同比增长15.4%。
新京报:您怎样看科教旅游未来的市场前景,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冯军:科教旅游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在休闲娱乐中轻松学习科学技能和文化知识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吸收和接纳。
未来,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资源的注入,将会使旅游业利用资源的空间领域不断延伸,使旅游产品逐步拓展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人们能够在玩乐中学到文化知识,感受科学精神,所以科教旅游产生的旅游吸引力是巨大的、市场规模是空前的。
当科教活动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开放资源为社会分享,科教旅游会“大而无形”,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让人们的生活越发美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