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3: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23: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上一篇

为什么是摇滚乐?

2013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摇滚小饭桌】

  □祁又一(乐评人)

  到现在都有好多人问我,你当时为什么会进摇滚圈?这问题其实不算冒犯,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没道理。

  我当时大学还没毕业,在北京一家针对女性白领的周刊做音乐记者。那刊物当时卖一元一本,很厚,有精美的时尚大片且用铜版纸印刷,光印刷费就要5元每本。周刊卖得很好,广告收益也不错。我们这些编辑记者私下里聊天,都觉得会愿意掏钱买我们报纸的无非两种人:1、买不起时尚杂志但是又想看看漂亮衣服的女人。2、一周只买一次报纸,但是回家可以垫桌子一星期的穷人。领导需要我做的只是每周报道一下周杰伦、李宇春,给人家捧好臭脚,这样每年我们公司办时尚活动的时候,可以有足够的面子把各路演艺明星请来站脚助威。

  但是,我利用这家报纸的音乐记者身份,在大学毕业前后一两年内竟然把自己混成了摇滚乐评人,看演出从来不用买门票。说起来,我国摇滚界真的是太没有节操了,这样都可以?

  那么,为什么是摇滚乐呢?喜欢,当然喜欢,可是我也喜欢文学和电影。音乐记者的身份可能是个重要的原因,都说社会身份会决定一个人的很多走向,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态度,诚哉斯言。如果我当时是跑电影口的记者,可能每天在酒吧里喝酒时,缠着人家聊的内容就不是“《黑豹1》唱片内页为什么是栾树不是窦唯”,而是“周星驰当年在《射雕英雄传》里演匪兵甲的时候真的曾经死而复生吗?”

  当然还有别的。气味。那些人的气味吸引了我。粗野和良顺,失落和弥足珍贵的乐观,防卫过当造成的神秘感,久经沙场攒下来的段子,这些人跟我以前接触的人全不一样,他们更像成年人。流氓,同时也是艺术家,而且不像其他圈子的艺术家们那样装13,每个人都嘻嘻哈哈的,因为谁也没有比谁多赚几百块,放下扎啤杯说句“等会儿再喝,我该上台了”,然后就是三十分钟的另外一个人。曾经我有个很主流的女性朋友,听说我等会儿要去看沙子乐队演出,说“你到了替我跟刘东虹打个招呼,我之前帮他唱了《两只燕子》的和声,好久没见了。”等我到了无名高地,说那谁谁让我问你好,话还没说完,刘东虹就说“我不认识她。”我敢保证,我那个女性朋友很主流,绝对不会做任何让刘东虹故意躲避她的事,那么刘东虹说不认识她是什么意思?“真是个混蛋啊。”我当时想。这些混蛋跟这世界上地方的人不一样,十分有魅力。大家一起在舞台前pogo的时候,有人摔倒了,周围的人会迅速将他扶起来,这是一种专业技术,不亲身体会不会知道那动作像某些专业体育运动一样有难度。上厕所的时候,正在尿尿,外面忽然有不认识的人把厕所灯关了。没什么原因,恶作剧而已。我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多点儿幽默感。当然还有姑娘们,传说滚圈儿的果儿特别多,而且比较开放一点而且不会像夜场妞儿那样必须开皇家礼炮。传说是真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