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上一篇

微博热议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第七天》的伟大与失败

  @阿花的伊萨卡岛:把《第七天》读完了,极其失望,我绝不相信这是余华写了七年的作品,除了走向死无葬身之地这个想法挺有意思之外,我从这部小说里找不到什么优点。我钦佩余华对当下现实的痛感,但如果他没有用文学应有的方式去体现这种痛感,而只是把各种新闻罗列出来,用粗糙的语言进行控诉,那他就不是写小说的余华。

  @洛之秋:坦白讲,《第七天》失败的根源并不是余华在小说中容纳了太多社会新闻版的荒诞桥段,而纯粹是技术层面的——词语的失败,细节的失败,人物对白的失败,叙事风格的失败……如此糟糕的一本小说,如果是无名的小作者,绝无任何发表的可能,甚至可能立刻招来编辑恶毒的讽刺。但因为他是余华,就能拿去预售。

  @康慨:余华《第七天》看到这,感觉写得很好啊,文字流畅又有共鸣,为什么微博上对这书一片骂声呢?难道大家不满写得太现实太血淋淋?说这小说是垃圾的都是什么心态?

  (近日韩寒发的“关于我的长篇小说”自白书的微博被一些人认为是余华新作的高级黑)

  @韩寒:“现在觉得好的小说应更加纯粹,描述每一种世界之广大,探寻每一枚人心之复杂,要贴着现实,但不能黏着现实,要控制自己的叙述而不是一味控诉,小说里的人物是你穿透世界的面具,而不是批判制度的道具,更不是承载段子的玩具。不能把大量时事评论和社会热点放置其中,那些都是杂文新闻和微博论坛要做的事。在写《1988》时开始意识到这些,反思和进化中,没想透之前不会随手将就一本,朋友们就不用催促新的长篇小说了,后会无期。”

  采写/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