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话题】
在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上海电影节不得不接受商业性上正确的标签,或许这也是它想要的标签。
作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规格最高的主流电影节,本届上海电影节在雨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电影节的本质,是通过交流和一些鼓励手段,促使电影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影迷们相聚电影院的时刻。乍一看,举办了十六届的上海电影节也如戛纳电影节那样,通过奖项给艺术电影以认可,也用小津安二郎等大师的作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影迷。但是,当你进一步接触这个电影节,其实不难发现,商业性上的正确正逐步成为上海电影节不得不接受的定位。
今年电影节的重要奖项被俄罗斯电影《警界黑幕》和瑞典电影《信赖》收入囊中。相对于提名数量,得奖电影的数量未免让人觉得冷清。这一方面说明,今年入围上海电影节的电影质量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却也是商业电影的胜利。虽然用艺术和商业来划分《警界黑幕》与《信赖》多少有点勉强,但如果与更强调艺术性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相比,这两部电影更趋向于商业片的表达方式和架构。当然,这两部影片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还是要比我们市场里《不二神探》这样的影片好过万倍。
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繁荣的大环境里,上海电影节也不得不用一些手段,拉近了与当下电影人思维的距离。以电影节的产业论坛和市场单元来看,这些奋斗在一线的电影人更关心的不是电影艺术本身,而是整个市场的走向——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在讨论,如何能让自己的电影更赚钱。甚至一些和电影毫不相关的产业,也跳出来,试图用数据分析的手段征服电影人。
从这些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商业片市场的繁荣,连创作者也愿意更多的去讨论哪种电影类型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更加流行、赚钱。正如李烈所说:“年轻导演都在大谈自己的电影有什么卖钱的元素,而不是他们对这个故事有多少激情和掌控力。”可实际上,这多少违背了电影节存在的意义。这并非是否认电影节的商业性。即便是在讨论商业电影,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作品质量本身吗?一方面我们引以为傲的以票房数字说话,另一方面却被影迷不断地刷低电影作品的评分。作为推进电影艺术的平台,上海电影节在这片洪流中多少显得有点无奈。
当然,上海电影节在这种无奈的、近乎被动的定位下,还是做了很多让人兴奋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在上海看到杰里·门策尔和卡拉克斯这两位陪伴我们多年的艺术电影大师,也可以看到根本不可能在国内上映的朴赞郁新片《斯托克》。某种程度上说,在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上海电影节不得不接受商业性上正确的标签,但同时也在为电影艺术本身做着努力。
走过了十六届的上海电影节,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商业性上的定位或许是上海电影节未来的出路,这无可厚非。但电影毕竟还是艺术作品,无法与资本的含义简单等同,在商业性的定位下,电影节更要关注作品的创作和整体质量的提升。电影节的兴衰终究与电影本身有关,这是上海电影节需要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是电影人引以为戒的地方。
□王沐(北京 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