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京剧》很受伤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之言】

  纪录片《京剧》上映之后,毁誉双方的表达都很激烈。修改的版本很快第二轮上了,但硬伤已经变成了内伤。

  前日,我写了一篇有关纪录片《京剧》的长文登载在新浪网戏剧频道,文章发出的3分钟之内便收到评论:“别不要脸了。”5000字长文3分钟阅毕?我与同事相视大乐,低声笑念一句《空城计》:“司马懿他来得好快呀!”随后收到共计700多条转发评论,对《京剧》有赞誉、有惋惜。也有许多人说从现在开始对京剧有了兴趣。

  这和纪录片《京剧》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毁誉双方的表达都很激烈,但批评一方的态度充满戾气。总导演蒋樾曾很认真地和我说,他想把有不同的声音的人都请到工作室来,自己讲讲角度立意、工作方式,也把他们的意见总结起来。碰巧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票友和我联系别事,我转达了蒋樾的这个想法,他回答我:“没必要,他懂个屁!”

  这真令人遗憾。

  的确,纪录片《京剧》存在一些硬伤,比如“周信芳不是四大须生之一”、“错用周作人照片”等等,但主创团队在第一时间表示歉意,并立刻着手修改,仅几天的时间便以修订版进行二轮播出,这样的态度,近来少矣。

  其实硬伤的存在除了要批评创作团队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同样值得关注。蒋樾回忆创作过程中能找到的京剧早期资料非常少。这一是因为文人进入京剧较晚,造成了文字资料极少,所以他在片中给第一个为京剧撰写剧本的文人卢胜奎以篇幅。许多和京剧有关的名词“有音无形”,比如姜凤山在去世前曾给蒋樾讲过练功点的“波斯锭”,但老先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过了多年,蒋樾终于查到资料——其实是“百苏锭”。

  让很多戏迷愤怒的还有《京剧》中说“四大名旦因抗日战争息演多年,身体发福,被当时的小报调侃为’四大名蛋’”。殊不知这是亲历了那个年代的京剧研究家刘曾复老先生亲自讲述的。四大名旦对此并未置喙,或许曾一笑罢了。

  而我们今天的愤怒,是不是源于对京剧本身的不自信?一点小事,便摩拳擦掌,大呼有损尊严。严肃不是板起面孔,而是尊重事实。笑想当年,梨园除了拿“四大名旦”开玩笑,还调侃“三大名妈(亦有说四大)”、“四大名爹”。“名妈”之首,便是梅兰芳的岳母福大奶奶。“名爹”之中则有北派猴王李万春的父亲李永利。

  蒋樾对此的态度是:实现了把京剧推向公众平台的想法,让已经离开的老艺人再露一脸,让他了却心愿,够了。

  不,这并不够。当学术探讨变成谩骂攻击,是否意味着京剧的伤处或在别处。

  □闫小平(北京 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