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石窟绿地补充艺术给养(1)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乌鲁木齐园的石窟绘制壁画。资料图片

  园博园位于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域,园中营建的滨水绿地,改善了永定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满足了市民亲水亲绿愿望。同时,发挥绿地、树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实现“有水有绿,以水带绿,以绿养水”,打造了丰台区的绿色生态轴。同时,原汁原味的壁画、砖雕等也让园博园平添了艺术魅力。

  伍 艺术 “石窟”内的逼真壁画

  园博园内处处充满着艺术之美。乌鲁木齐园的主景石窟景观墙就是以新疆克孜尔石窟为原型创作的。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的一处,所以此次主要选择以克孜尔石窟为视觉景观。石窟洞内的墙壁、顶上都有壁画,有些壁画还嵌入墙上的一个洞中,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壁画上,描绘的是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情况。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阳艳华和20多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一起,为乌鲁木齐园的石窟绘制壁画。阳艳华介绍,小小的石窟壁画空间,融合了两种壁画风格:龟兹和高昌石窟绘画。为了使壁画的效果更加逼真,他们特意在新画壁画的基础上“做旧”。

  令人叹为观止的“砖雕”在主景墙的右后方,顺着游览通道走,可以看到左手边一侧的砖雕景观。墙曲曲折折向前,墙面上都是用砖的一角拼成的各种图案,每一区域的图案不同。这些砖是专门从喀什拉过来的,工人们手工花了3个月时间一块块磨出来,一共有200多平方米。

  这些砖雕为南疆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所特有,带有伊斯兰教风格,砖雕上的油漆颜色多以紫色、黄色、绿色、白色、橘黄色为主,整体配色亮丽、跳跃。

  陆 生态 每棵树都有“饮水量”

  在废弃地上通过生态修复修建的锦绣谷,是生态修复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典范。技术人员运用智能技术,系统地根据树种、树龄等数据,判断出每棵树的“饮水量”。在得到树木的灌溉数据后,系统将根据数据调整灌溉量。据测算,这一项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控制浇灌系统,可以使得水的利用率超过85%,节约灌溉水50%以上。而且锦绣谷内修建了两个收集雨水的蓄水池,也专门用于谷内景观用水的补充。

  谷内的人行道、广场也统一铺装透水砖,雨水可渗入透水砖铺装的地面,流进园博园中与湿地相连接的管道。再次净化达到标准后,用来补充景观水或直接灌溉。雨洪利用是锦绣谷的一大特色。所谓雨洪利用,主要是针对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绿地等不同条件下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采取相应的收集和净化措施并再次回用。

  北京园博园景观设计师端木歧介绍,在建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时,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方式,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锦绣谷中,也设置了雨水收集设施。当雨水顺着山坡流下来以后,可被截洪设施收集起来再利用。锦绣谷里还建有收集雨水的花屋,这个示范性的小花屋实际上是把雨水收集的理念贯彻到建筑里。

  位于一号门附近的湿地公园也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片亚洲最大的潜流型人工湿地,拥有令人惊叹的水体净化能力。它可以凭借面积广阔的复合填料床人工湿地和表流湿地,每天将8万立方米的近四类再生水,转化为除总氮含量超标外,所有指标均符合Ⅳ类地表水标准的净水。可以说,湿地公园就是园博园与外界之间的双向“水资源过滤器”。

  (下转D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