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成交土地100宗,成交金额远超去年,溢价率和地价也接连上扬
| ||
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大丰收”,仅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让金收入就几与去年全年相当,达到了664亿。中海、绿地、万科等大品牌开发商各取所需,在土地市场均有斩获,而其中有一匹来自福建的黑马泰禾不得不提,其在半年时间里“击退”万科、融创及首开等强劲对手,斥资60多亿连拿4宗地,其激进程度令业内人士咋舌。
由于去年下半年楼市销售回暖的支撑,今年年初,政府顺势加紧推地,开发商积极拿地,2013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可谓供需两旺。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共成交土地100宗,合计土地出让金收入为664.24亿元。而2012年全年土地成交163宗,成交金额647.92亿元,今年仅半年时间,土地成交宗数和金额就与去年全年相当。同比去年上半年的135.65亿元,则是放量上涨了3.9倍。
土地价格全面上涨
从土地成交类型来看,居住用地仍是土地出让金主要来源,共成交了30宗,成交金额为417.88亿元,占比为63%。虽然去年全年宅地成交了37宗,但成交金额仅为395亿元,仍不敌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金额;商服地块共成交14宗,成交金额达到142亿元,占比达到21%;综合用地共成交12宗,成交金额达到84.19亿元,占比达到13%;工业用地成交了43宗,成交金额为19.95亿元,占比为3%。
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不仅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远超去年,在溢价率和地价上也是接连上扬,显示出今年土地市场的热度。
中原地产根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土地市场整体溢价率为29.83%,平均楼面价为3967元/平米,均为三年来新低。而2013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一改去年的颓势,整体溢价率达到48.84%,平均楼面价则达到了6949元/平米。
其中由于不限购等原因,商服地块今年上半年溢价率达到190%,楼面价也达到11358元/平米,同比上涨了37%;居住类地块由于受“合理土地上限价格”的影响,整理溢价率低于50%,为39.13%,楼面价达到8864元/平米,与去年全年的6530元/平米相比,则上涨了35.74%。
热门地块备受追捧
上半年土地市场热,不仅与政府加速推地有关,也是因为大量优质地块吸引众多开发商关注。
每年年初,均是土地市场淡季,而土地部门也一般要等到3月份土地供应计划出炉后才大规模推地。不过今年北京土地部门一反常态,在春节前后大规模推地,在2月最后一天,集中成交13宗土地,一天成交107亿元,为今年上半年大规模卖地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供地的地块中,仍是以郊区地块为主,但也不乏优质稀缺地块。如宅地中的海淀玉渊潭地块、昌平东小口地块。也因为大规模推地,朝阳孙河、通州台湖等板块吸引大品牌开发商扎堆,将成为未来住宅供应的热门板块;而商业金融地块中,则推出了崇文门路口东南角地块、石景山鲁谷等多宗地块,这些地块关注度较高,现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显示出开发商对于优质地块的追捧。
■ 业内观点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主席陈顺
北京作为首都,土地稀缺,很多企业在销售市场获得资金后,对北京的土地需求也明显增加。而开发商拿地资金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特别是销售回款。如果销售回款形势良好,开发商对未来预期也会判断相对乐观,拿地就会相对积极,因此构成了上半年土地市场的升温。虽然现在闹“钱荒”,但央行并未强硬到底,货币流动性有所缓和,不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怕还是难以出现的,在此背景下,更加考验房企的综合实力,这对下半年的土地市场或许会有所影响。
看点1
“黑马”泰禾60亿北京拿地
在今年上半年政府推出的这场“土地盛宴”中,福州泰禾被业内称为“黑马”。这家起源于福建的开发商,在北京仅有一个高端项目在售,但却在今年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在北京多宗热门地块竞拍现场频频亮相,并力压万科、融创、首开等强劲对手,强势夺得朝阳区孙河、通州台湖、石景山鲁谷等4宗地,总金额达63.35亿元。
据悉,泰禾今年的拿地额度为110亿,目前全国拿地已近百亿。
如此激进拿地,让外界对泰禾的资金产生疑问。“今年下半年开发商资金来源将明显回落,会使处于扩张期且高负债房企资金链紧张,若市场预期变化、开发节奏出现问题,泰禾将面临较大风险”。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
看点2
强强联合成趋势
此前,万科在北京已与住总、中粮、五矿等国企展开合作拿地。而在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中,强强联合,合作拿地开发模式也越来越普遍。
今年频繁出现在土地市场的北京本土开发商首开股份,经常以联合体的方式竞标,如与万科组成联合体以12亿元的价格拿下通州台湖地块,共同开发通州台湖这一新区域;与保利组成联合体以12.82亿元的价格和配建1.05万平米公租房的条件夺得大兴旧宫地块。
而今年新组成的联合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水电和金地集团联合体,这种组合有点类似万科与其合作伙伴,金地有丰富的开发经验,但拿地能力较弱;而中国水电是正在大力发展地产业务的央企,资金实力雄厚,但开发项目不足。两者联合开发,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激烈的北京市场能增强竞争力。
上海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房企由竞争转为“竞合”,联合拿地可以减少地块的竞争难度,开发商也可通过“竞合”来规避市场风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