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什么妨碍了“常回家看看”?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趋势观

  “常回家看看”涉及诸多社会结构性难题:为什么养老不是国家养,而是孩子养

  □肖锋 《新周刊》总主笔 

  7月1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第一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判某不孝子女“平时至少要保证两个月看望一次,重大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法律处罚下的“回家看看”能有多少亲情?当然“常回家看看”本来就不归法律管、法律也管不了。

  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两年后将达2亿人,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农村“空巢家庭”比例也达38.3%。一项调查显示,89.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的情况严重,71.5%的受访者呼吁子女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关键是立法能逼人“常回家看看”吗?

  不想“常回家看看”的毕竟是少数。一篇微博曾引起网友共鸣:“如果你父母能活到80岁,你还能陪他们20年。如果你每年回家一次,每次陪父母6天,每天陪父母11小时,每年你能陪他们66小时。20年×66小时/年=1320小时,1320小时/24小时/天=55天!请珍惜和父母的每一天。”

  “常回家看看”法无疑刺痛了漂泊在外年轻人的敏感神经。某网友诉苦:我们这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当初计划生育说国家养老,为啥不立法?

  当然,该法的本意是好的,但“常回家看看”涉及诸多社会结构性难题:

  第一,为什么养老不是国家养,而是孩子养?须重新考量未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问题。

  第二,养老如何突破户籍制度的阻隔?中国目前城市化率是51%,而有城市户籍的只有34%,另17%是非户籍城市户口。户籍背后的僵化福利制度如购房、教育、就业、医疗等,致使两代人分居。中国有2.5亿非户籍城市人口,他们自己的住房、医疗、社会福利都成问题,又如何能顾及老人?

  第三,“421”家庭结构(4老人、2夫妇、1子女)致使独生子女家庭面对两难,到底回谁的家看看?“春节回谁家”现在是大问题。今年在长春工作的一对80后独生子女夫妻,因春节回谁家争执不下,一气之下把婚离了。

  第四,工资不涨,房价猛涨,如何为年轻人尤其是80后减压?现在的年轻人“三十难立”,有些“常回家看看”其实是为了啃老。

  另外,节假期间“一票难求”,如何实现“一年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

  新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关键在这个“精神赡养”。如果你不能保证“平时至少两个月看望一次,一年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那么你第一件事就是教会爸妈使用微信,这样每天大家都可以挂在一起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