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民办博物馆藏品离奇,当地展开调查;民办博物馆亟待规范化
|
作家马伯庸日前发表《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博文,讲述了在河北衡水某民办博物馆(冀宝斋博物馆)参观时“受到惊吓”的过程。文中所提年代穿越、造型奇异的藏品,简直令人“毁三观”。这篇文章阅读量昨日已经超过87万人次。专家指出,类似这样未经注册的山寨博物馆还很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间博物馆,亟待规范化管理。7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要求“开展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 新京报记者 吴亚顺
文物部门:该博物馆未注册
标示是“元代青花釉里红描金”的十二生肖,却穿上了中山装;一只斗彩葵口盘,却名为“三英战赵云”。“三英战赵云?我熟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熟听三国评书,可从来没听过这么一段典故。”7月7日晚,在博文中,作家马伯庸这样调侃道。文章中提到的博物馆,以众多造型奇特的展品,令人惊呼甚至让故宫“羞愧”,足以“颠覆中国瓷器史”。
收藏家马未都去年就曾“揭露”过这家博物馆。“这件事现在反应这么强烈,我感觉挺奇怪的,这种博物馆到处都是,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怀疑:“这家民营博物馆是不是正式的博物馆,我都不清楚,有可能不是正式注册的,它只是叫‘博物馆’。”
马未都的怀疑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文化部2006年1月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要申请设立博物馆,应当由馆址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后,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书、馆舍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藏品目录及合法来源说明等七项证明材料。但据人民网报道,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家未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所谓博物馆。”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亦表示,“这是一家民办博物馆,并没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认证。”
山寨博物馆“法无禁止”
近年来,民办博物馆在中国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前文所提到的那位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就坦言,“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山寨博物馆,法无禁止,所以我们也管不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也曾表示,到2011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535家,没有登记注册的大致还有1000家左右。
之所以出现“野鸡博物馆”,马未都觉得是“文物系统没有相关能力”所致。在他看来,文物系统应该去核查真实情况,形成一个意见,把不合格的民间博物馆交由其他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7月9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上贴出了《关于请支持开展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表示,“经初步梳理发现,民办博物馆行为规范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知中称,将组织专家对各地报送的民办博物馆,从法人治理、业务活动、诚信建设、社会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复核评分,以规范民间博物馆的行为。
这一举措之外,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保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自树较为认可官方博物馆对民办博物馆的对口支援。“官方和民办博物馆‘结对子’,这已经开展好多年了,我想能帮助提高民间博物馆的品质,让它们像官方博物馆一样,规范而专业。”
对于“挂羊头卖狗肉”的民间博物馆,马自树表示“要纠正”:“河北那家博物馆还给挂上了教育基地的牌子,教育什么呀?教育人们造假?一定要纠正。”他提出,不只是文物行政部门,其他行政部门,当地的文化名人,有见识、有鉴赏能力、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出面制止。
“这得慢慢来,我坚决主张规范化,只有越严厉,民间博物馆才能做得越好。”对于国家文物局的上述举措,马未都表示要日后评估其效果。
与此同时,马未都认为,官方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现在实行“双轨制”,“在法规上讲两者不一样,我希望能够纳入一样的管理,所有的博物馆都通过法律进行管理,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